星期四, 10月 03, 2019

草積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大師走過的路



  一雙破布鞋,一條舊毛巾,一領衲衣,補釘二百多處,青白相間,襤褸不堪,還視為珍物,這就是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最德攝人心的是,他的道德品行和持戒精嚴、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手書門聯曰:「草積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弘一大師曾經住在南普陀寺,當時院方為弘一大師專設一間寮房,寮房隔壁是一間空房,因為寺裡常常需要增建及修繕,住持便請兩位木工師傅長期住進寺裡工作,因為房間不夠,便讓他們住在弘一大師的隔壁。

  早期房間內沒有廁所,只用尿桶方便夜間使用,若沒有人倒尿桶,尿液容易液出來,加上半夜沒有點燈,經過的人就在尿液上踩來踩去。過了兩天,工人上工後,弘一大師就去倒尿桶,刷地面,再挑了一畚箕土,讓土壤吸水,吸掉尿騷味,再將尿桶清洗後曬乾。

  等到傍晚,木工師傅回房,看到乾淨的地面,面面相覷,一人問:「是你洗的嗎?謝謝你。」另一人答:「不是我洗的。」兩人內心充滿疑惑:「難道是隔壁的和尚洗的?」於是前去詢問。

  弘一大師聽了,只是笑笑地說:「我也一樣要用。」他們聽完心生慚愧。弘一大師並未訓斥兩人,而是以身教去感化他們,往後,木工下工後,便時常到大師那裡坐坐、聊聊,他們折服於大師的慈悲謙和,之後也皈依三寶,跟著弘一大師學習。

  孔子有一句名言:「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因小時候家貧,因此學會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粗重繁瑣的各類事務;六祖慧能大師在得傳法脈衣缽之前,曾在廚房舂米等勞務長達八個多月。

  為什麼剛進寺廟學習的人什麼都要做,因為「多能鄙事」可以磨練心志,長養承擔力。祖師大德尚且如此,何況一般有志之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