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月 06, 2018

疾病 業力 執著 轉化與療癒(轉貼)






疾病業力執著轉化與療癒陳怡貝 醫師

疾病:業力/  執著,轉化與療癒

作者 陳怡貝 醫師

來源   http://www.jiguangtemple.org/wwwtest/node/1271

大年初一開始我已經開始生病,突如其來的暴咳伴隨著胸悶與緊繃(chest tightness),咳到夜晚需要服用鎮靜的藥物才能入睡。從大年初一到初三是無法進食,因為一進食加上咳嗽,所有的食物一定傾巢而出。吃藥的療效極小,只好讓身體保持放鬆,睡覺時只能側睡或者趴著睡來緩解持續的暴咳。
我的過年就是在床上度過,躺到褥瘡都快出來了。過年後,體力依然無法恢復。隨便動一下還是會喘~
暴咳至今已邁入二十多天,雖然暴咳已經和我「分手」,一旦疲勞、自以為好了,或者隨便動了什麼負面的心念,一定開始乾咳,加上暴咳的後遺症雙側胸廓肋間肌肉疼痛(牽引痛),每咳一次伴隨著胸痛。
唉~心裡想著就這樣了。真的蠻累的,也懶得說話,一說話就開始喘。
這次生病,連行走都是困難,這一切從我出生至懂事以來是未曾發生過的。想起過去的幾天,所有的事無法執行,只能乖乖地躺在床上,好好的感受身體的訊息。
回想病程從何時開始,大概要追溯到去年八月。當時,明顯感覺體力下滑,還拼命的撐,直到身體大反撲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行」。現在,終於感受到身而為人的許多「不得已」、「沒有辦法」、「無奈」等等的很多心情。這次自己生病,才體會和了解照護長輩也許該變換態度了,似乎能更理解長輩的「不得已」。
一個人病久了,所有意志、鬥志都會被消磨掉。即使長輩現在看起來還不錯,可是那份久病康復後的體力卻未必能迅速地恢復過來。也是這次才明白那種「想起床活動,卻無能為力」的心情與無奈。真的不是想如何,身體就會如願。
身為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居然需要透過親身經驗才能感同身受,說來實在慚愧也感激萬分。沒有一點點的歷程,估計也無法貼近最真實的聲音,反而透過生病,釐清了自己過去從未或者忘記思考的面向。
這段時間,回顧了自己過去的人生,幾個問題不斷在病程中盤旋:1. 什麼事使我喘不過氣來?2. 我在排斥著什麼?3. 我不願意與什麼人事物有所接觸?4. 我在害怕什麼?
隨著時間推移,答案在放鬆之中漸漸浮現。發覺,胸悶和緊繃來自於自己的「優越感」與「過度理想主義」,總是希望「緊抓著」什麼來撫慰自身的不安全感,這份不安全感表現在我總是和命運較勁,較勁中有著許多愛面子的成分,「輸人不輸陣,輸陣就難看」。好像,戰勝困難,代表著「我很強」。
可是,真是如此嗎?為何我無法以自然的態度去看待「困難」,也許「困難」的出現是在告訴著人生步調需要緩慢下來,重新調整態度?!
也忘了曾幾何時,我對待健康和身體是殘酷的,好強如我,從來沒有讓自己的身心放鬆過。我也「不接受」自己好好休息,因為內在有個信念是認為「如果休息了,表示我太弱了」。一旦察覺到這點,心中是有很多的難過。連帶著咳嗽時,雙側的肺部感到緊繃,這些都是「執著」。如果沒有爆咳,也看不見自己個性上的盲點,一旦和這些不舒服「同步」時,身體才會感到舒服。
這次生病,才真正意識到,「疾病,不是得到(get/have)的,而是看見所缺乏(lack)的」。只有狠狠的生過一次病,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學習放鬆,放掉許多執著和自以為是。在此之前,我所認知的、所學習的,已經成為過去。好像,我又再貼近真實的自己一些。雖然每一個階段總是努力的超越困境,可是在疾病面前不得不低頭,我已經無法有衝勁再去對抗,只能隨順著身體的需要以及時間的推移,去接受更多的變動與reset(重新啟動)
除了休息、好好調養以外,看書成了最佳娛樂。最近,在看一本書,關於「創傷療癒」,不知道為什麼,越看越能深入毛孔,洞悉曾經被凍結的傷痛。有些傷痛,是在我的記憶中不曾出現的,也似乎不是我的故事,可是以我的經驗,或許累世的創傷存在細胞記憶之中(trauma in cell memory),藉著疾病的發生將過去世的創傷「顯化(manifestation/ expression)」。
放掉執著,才讓我發現原來執著的另一面是「無法理解人性的脆弱」;理解執著了,又感覺原來人是讓自己「自動」的糾結在痛苦中。
這次生病,我沒有覺得自己很冤、憤憤不平,或是希望趕快聯絡師父了解因果,反而是逆向操作,想去弄清楚是什麼原因讓我這一年拼命用功做功課反而生病?是不是有什麼盲點?我的心念到底哪裡出錯?這場病到底讓我感受到什麼?如果不依賴師父了解因果,我是否有能力讓自己好起來?
其實,一直拼功課,真的是特大號的執著,是執著於自己想趕快離苦得樂,為自己消災解厄,而非至誠的為我所傷殺害的眾生能夠離苦得樂。
透過疾病,也提醒自己對待別人時應該要放鬆。放鬆的意義是,當別人不斷的在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或者觀點時,即使我不認同,也能「不說」的「讓」出空間,只是聆聽而不做任何評論或爭辯,畢竟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不說,不代表我認可,而是覺得在某一個程度上不需要耗費太多精力與對方爭論什麼是對與錯,沒有太大的意義。更多時候,「不說」也是一種涵養和底蘊。
事實證明,透過自身疾病也能粗略了解因果,而『疾病的源頭除了業障,就是「不想」、「無法」或者「不願意」放掉的執著』!因此,接下來要思考的是什麼執著讓自己「不想」、「無法」或者「不願意」放掉?
一層層的向內在深度剖析,會看見自己很深的執念,轉化它們,身體會漸漸恢復。可是,不能太急著讓身體好起來,那也是執著,是需要調整和放慢腳步,誠實的面對身體,跟隨它的步調。
速度慢,體會更深刻,這種體會是不帶有任何想法。隨著一天天的過去,能突然明白一些過去看不懂和想不通的。那些看不懂和想不通的都是「執著」和「業障」,而業障也是執著。
在世間上有多少人是活得自在的?無非都是在不自在中找自在,拖著疲累的身軀找健康。拖著無能為力找希望。
我們不能一直向外找尋因果,而不去往內反省。如果業是自己造的,向外如何找尋的到呢?!
生病至今,身體已漸漸康復。不知道是不是心態不同了,這幾天無論是做任何事,都比過往還要專注在當下。一件一件的專心做好,無法也不能太急(因為一急就喘就累),反而更有品質。
想起去年佛七開始,只要有人生思考方面的問題欲請教師父時,師父總會提醒我要如《金剛經》精髓所提及的「應無所住」。當時,琢磨不透,畢竟《金剛經》不是我目前的「課內讀物」。然而,此次患病使我粗略領會「應無所住」。彷彿,每一件可見的、具體的、實用的事情,都只是一項觀念的表達,是不可見的事物的中介。因此,「不要執著與糾結在任何的有形或物質世界與念頭上」(無著相),一著了相,隨即產生主觀意識,主觀有時會模糊了真相,產生固執己見。在「應無所住」當中,輕輕的讓念頭略過即可。
「疾病與療癒」是一體兩面。透過疾病,感受它要釋放的訊息,接受我們從未觸及的盲點或者長久以來不願面對的真相。
疾病,來自於執著。而執著,並不是那麼難以放下~
如何治療疾病?放輕鬆,多休息,讓自己過得清淡、簡單、沒有任何想法。然後,好好體會「應無所住」的自在,應是最佳的轉化與療癒。
祝 平安 健康 法喜充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