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深密經》探討修行如何得力
(引用演培法師語體釋)
釋定印法師論述
一、前言
修行本為斷煩惱,但很多人卻越修越煩惱。有些人認為,自己未發心修行時,人還快樂自在,但一開始修諸法門時,卻是受苦不斷。
有些人則認為自己很用心修行,所花的時間也已經夠多,但卻一點成效也沒有,人還是苦苦惱惱、多愁多悶的。
如是者,不禁令人懷疑,還應該修行否?
為何有些人修行十分順利,有些卻總不得力?
如何修行才會得力?
本文嘗試透過《解深密經》為這些常見的修行的疑惑找出答案。
二、五事不具
修行不得力,很多時候與自己性格有關。
若性格偏向固執自我,對經義未能如法解了,只依自己的經驗去分析判斷的話,修行的道路就很容易走偏,修行也會困難種種,苦惱無邊的。
《解深密解》就根機來說,把人分為三類:
一、能信能解人,
二、能信不解人,
三、不信不解人。
其中能信能解的人具足五事:
一、已種上品善根;
二、已清淨諸障;
三、已成熟相續;
四、已多修勝解;
五、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解深密經)
這類人多生多世都做清淨善業;
已能斷除修行上的種種煩惱障礙;
修行意樂的相續力成熟,不易生退心;
多學經義,對般若空性慧等有堅定不移的信解;
能持續修種種善業,積聚福德智慧資糧。
能信不解和不信不解的人,都是依據此五事而衡量的。
其中五事不具的人,就是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熟相續、無多勝解,未集福德智慧資糧。
這類人聽了佛所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的法後,對於如來的甚深密意言說」未能起信,
自然也不願意去修行,所以本文暫不討論。
而能信不解的情況不同。
他們具足前四事,只是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這裏又分兩類人,
第一類劣慧,
第二類惡慧。
第一類劣慧,
第二類惡慧。
兩類人都相信佛所說法,都願意起修。
但他們的性格很不同,性格的差異,令他們修行方向和成果,都有分別。
劣慧者,《解深密經》說「其性質直,是質直類,雖無力能思擇廢立,而不安住自見取中」,
這類人樸素爽直,他們對聖教的道理,雖然沒有能力去簡擇判斷,存是去非。
但他們不會穿鑿附會,不落入自見取裏。
相反,因其質直,而對佛法更能生信,
所以他們對佛所說的法,能生勝解,所聽所學,不為一切內外力量所動搖。
有此清淨、堅定的信心,雖然起初會自輕而住,未能通達如來密意所說。
但憑此信念和恭敬,隨力修行,他們的福德資糧不斷增長,那麼,其最終還是能夠與解脫相應。
惡慧者,《解深密經》說其「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復安住自見取中。」
這類人性不樸直,但有生得慧。
他們聽聞佛法,有能力簡擇判斷,可是他們「信法不信義」,
也就是說,他們雖相信如來甚意趣密意言說,但他們對如來教法所詮釋的意義,不能正確理解,還以佛的言說而執著生義。
當佛說一法切無自性之後,他們就堅執所有法都決定不生不滅。
由決定諸法皆無,而生無見;
到決定三相(徧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均無損減,而生無相見,
最後「成為全無所有的惡取空者」。
這類人,「雖信大乘。而不得出離」
雖聞法願修,卻越修越不得力,越修越偏離正道,以致煩惱日深,不能出離。
這是修行的大障礙,也是本文討論的要點所在。
三、自見取
惡慧者修行不得力,主要在於「安住自見取中」。
自見取,據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解》所說,
是「以自己的知見為標準,自己認為對的就對,不對的就不對。」
新羅的元曉曾謂性非質直的人是「邪聰我慢,薄道心人」,
以這句形容自見取者,也不為過。
自見取的人,是有生得慧的。
天生的聰敏,令能他們作清晰的抉擇取捨。
但若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就會以自己的知見為標準,即使正理在前,只要自己不認可的,他都會一概否定。
這樣的聰明,不是智慧,應屬於邪聰的一種。
他們可憐之處,正如演培法師所謂:
「自作聰敏,以己見為是,其實違背佛意而墮在自見取中尚不自知。」
自己對與錯都不知不覺,這種自作聰明的人,以佛法來看,是極愚昧的。
綜合上述各項,自見取的人,有以下的表現:
1. 自以為聰明
2. 一切以自己的知見為標準
3. 違背佛意而不自知
他們不是全然不明法義,對於如來所說,他們是有部分了解的。
但謹停留於明白文字的表層意義,至於深層真理,卻不願意順著佛法去探究思維,
反而把表面的語意與自己的「過去薰有的惡慧」相應,
於是就一直往主觀的思維鑽探,越學越情緒化,越學越與佛法相違了。
這種頑強存在心中的妄執,屬於直覺的感性的認識 ,
習慣這種思維,認同這種思維,就不會覺得自己與佛法相違,由於不覺自己的想法有問題,就更執意往死胡同裏鑽。
這種習氣不斷累積,就會培養出一種惡性情:
憍慢而自滿於自己的得著,敵視於一切的挑戰。
以這樣的心態修行,自然處處碰壁。
見人家修行,喜歡批評就批評,喜歡比較就比較。
別人只能聽他指導,他卻不能接受別人的勸解。
遇到別人所說與自己看法不同,必定堅固地否定他人,甚或生瞋,
攻擊、毀謗人家所說;
甚或生慢,堅執、吹噓自己的見解;
如果辯不過人家,又會自卑、沮喪、惱悶。
這樣,就會由學習佛法變成自尋煩惱。
終日思維的不是法義,而是我是人非的問題。
「結果是對自己毫無利益,反而退失智慧」。
這類人,再修行下去,都離不開苦苦惱惱、多愁多悶的了。
所謂「安住自見取」,就是一種深刻堅固的態度。
如果以此堅固態度改變去配合正見去學習的話,是很快有成就的。
但是惡慧者安住的卻是自見取之中。
由於滿足於一己的見解,就「更不進求了義經」,
不會再往佛法中再鑽研,探討佛所說法背後的意義,自然就不會在佛法中如理思維。
「由於不能如法合理的思維,因而就不能正式的實踐實行」。
聞、思、修,均有缺失,不但不能伏住煩惱活動、解決煩惱障礙,更會退失廣大無量善法,令自己修行更受障礙、更難得到解脫。
四、對治修行不力之法
1、去自見取
要對治修行不力,先要對治自見取,就是要心不作主觀分別,心不亂分別,始能培養善思惟。
能有善思惟,所聞所思已達到無倒階段,修行也不會誤入歧途了。
心要不受主觀意志的影響,需要有止觀的力量。
《解深密經》曾很扼要地說止觀的因及果:
世尊!此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以何為因?
善男子!清淨尸羅(戒),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果?
善男子!善清淨戒,善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解深密經)
正確地修集止觀,能令心清淨,得淨智慧,自能離惡慧而得解脫。
能成就止觀的因有二:
一、「清淨尸羅」;
二、「清淨聞思」。
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釋》對「清淨尸羅」的解釋為:
清淨尸羅,即別解脫戒。
謂由嚴格的守持所受的淨戒,內心歡喜而沒有甚麼愧悔,於是身體便得輕安,身輕安故,內心就寂靜,所以戒是得定之增上緣。
尸羅即戒,戒乃止惡行善之法,遵守戒法,密護根門,正知而住,護己護他,則做人處事何時何地都無憂無悔,
「滅除一切煩惱業障,得到清涼自在」。
心得清涼自在,要進行善思惟就比較容易了。
對於上述兩點,要惡慧者「清淨尸羅」,尚有可能。
因為他們有安住力,縱使不明白戒背後的意義,但可死守戒條。
他們也有可能會用自己的見解來詮釋戒相,但只要肯持戒,起碼已經薰習了去惡行善的力量。
漸漸對善與惡,會有較清晰的方向。
不過,要他們要「清淨聞思」,則較難。
因為他們本來就安住自見取之中,
又如何對所聞正法如理思惟,而生起正見?
要調整他們的態度,
《解深密經》所講的五種止觀前方便,可發揮一定的作用: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
此五項不單是修止觀,更是學習一切法義需具之條件。
(1) 善聽
善聽是聞法心態的調整。
聞法之初,首先放開自我個性,
「遠離憍慢、輕蔑、怯弱、散亂以及種種雜染的過失」,
不求優越感、也不懼挫折感,
不把注意力放在個人得失之上,以純然恭敬的態度去聞法。
心能恭敬,自然減少主觀批判而對正法柔然順受。
(2) 善受
善受是接受法義心態的調整。
聞得佛法,無分別地領受,即不以自己的意思去分析判斷,不急於消化,先全然吸收,憶念不忘,讓正法薰習於心,成為善法正能量。
(3) 善言通利
能憶持法義後,才嘗試用自己方法去依經直說。
能夠言說通利,即使對內涵掌握未能透徹,也已經表示自己的組合能力和邏輯思惟都在正法軌道上運作了。
(4) 意善尋思
到這個階段,自我意識的干擾已經減少,可以訓練他們對諸法義理作正確的思維,遇上錯誤別解的時候,要他們小心而警惕地想想,這是否與善法相違。
心盡量在正見中解釋法義,培養善巧尋思的能力和習慣。
(5) 見善通利
這裏的「見」以「慧」為體。
承上有善巧尋思的能力後,可以進一步要求行者對如來所說的長行、諷頌、孤起(偈頌)等各別的法相,有不違法義的通達抉擇力,
能具備這能力,則具備見的功用,也是發揮慧的作用。
自見取的人因為自我中心太強,而不懂在法的義理上用功,以致退失大量智慧。
如能以上述五法調整自己,慧力就可以重新培養起來。
這時候,他們可以進一步「清淨聞思」了。
清淨聞思,演培法師的解述為:
依他言音多聞正法,與依所聞教法而作如法合理的思惟。
以此聞、思,於是通達諸法實相的出世正見便生起。
其實五種前方便,已在進行聞、思的訓練,正見開始培養起來,但這多數仍屬有漏正見。
修行人若能在此基礎下更加提升,
(精進修習止觀,若能得未到地定以上,於定中觀察,)
令聞、思二慧所成的正見更得清淨,
就能對諸法實相無諍通達,而生起出世正見。
2、修集止觀
有戒的輕安,正見的清淨,修行的阻礙已去一大半。
但若要鞏固正念,令之不失,還需止觀的訓練。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有不少的篇輻解述止觀修行之法。
演培法師曾對止觀有扼要的說明:
止是令心專注一境,使粗顯的變微細,散亂的變平靜,昏沉的變覺醒,
……毘缽舍那(觀),是破無明,了生死,悟實相的妙觀,
……安然不動的定力,雖有增強記憶與了解的能力,但這只是世間智,不是出世間慧,所以必須要觀察實相,審諦真理,引發特殊的智慧,根絕認識錯誤的無明,方能了生脫死,悟入實相真理。
止是心一境性,能令心清明,不受內外的干擾而能提升理解力和記憶力,是修正見和正念的基礎。
而觀則能進一步體察諸法實相,斷除煩惱,契入真理。
修習止觀有多種方法,究其根本,不離四種所緣境事:
(1) 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這是由觀所緣,有㨂別抉擇,令心分別的作用。
修觀的途徑,
(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修觀的對象,是從心中所生起的同分影象(與善法同類的概念)。
修觀的方法,是對同分影像作揀擇、尋求、伺察等勝解作意。
附註:
瑜伽二十六卷十三頁云:云何有分別影像?
瑜伽二十六卷十三頁云:云何有分別影像?
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或見、或聞、或分別故;
於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缽舍那行,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
所知事者:
謂或不淨,或慈愍,或緣性緣起,或界差別,或阿那波那念,或蘊善巧,或界善巧,或處善巧,或緣起善巧,或處非處善巧,或下地麤性上地靜性,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名所知事。
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誡,或聽聞正法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前;
即於彼法而起勝解,即於彼所知事而起勝解。
彼於爾時,於所知事,如現領受勝解而轉。
雖彼所知事,非現領受和合現前,亦非所餘彼種類物;
然由三摩呬多地勝解領受相似作意,領受,彼所知事,相似顯現。
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修觀行者,推求此故;於彼本性所知事中,觀察審定功德過失。是名有分別影像。
(2) 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這是由止所緣,有止息散動,令心寂靜的作用。與(1)不同,無分別,就是不作意去觀察揀擇影象,只是專注一境,以寂止內心的躁動。
附註:
瑜伽二十六卷十四頁云:
云何無分別影像?
瑜伽二十六卷十四頁云:
云何無分別影像?
謂修觀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
然即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
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
謂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
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
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是名無分別影像。
即此影像,亦名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口;亦名三摩地門;亦名作意處;亦名內分別體;亦名光影。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
(3) 事邊際所緣境事
這是止觀通緣,乃徧滿一切真實。
其有兩個性質:
一、盡所有性。
徧盡一切所知諸法,如有為法的物質(色蘊)、精神(受、想、行、識蘊),乃至苦、集、道諦;無為法如滅諦等,以進行止觀。
二、如所有性。
修止觀時,順隨所緣境的體性,或屬真實性、或無常性、或屬四道理性,不變其原來的法則。
(4) 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這也是止觀通緣,乃徧滿因果相屬諸事,也就是止觀成功的境界。
行者根據上述所緣的影像,勤修習止觀。
由多修習的緣故,獲得究竟圓滿。
由究竟圓滿,而得轉依,也就是解脫。
由得轉依,一切粗重煩惱都徹底解除。
這個時候,就超越所有有分別的境界,生起無分別作用而能知一切的現量智見。
惡慧者若能如法受持止觀,就更能攝心專注,內心不受外境以及主觀情緒躁動而馳散,有助判斷更趨正確。
正確的觀念得以鞏固後,就能進一步對法如理思惟,漸漸則可以對一切法「生起決定性的行解,不再會生起錯誤的認識了」。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脫離自見取,根絕認識錯誤的無明,而有能力作無漏而不染的思惟。
繼續止觀行解、通達實踐的話,不但能解決自見取,更能對治諸障,契合佛陀所說甚深密意,啟發菩提大智慧,而進入究竟佛果位。
《解深密經》所說止觀以「善清淨戒,善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正在於此。
五、結論
修行不力,主要來自自見取之擾,雖有聞佛法,但因受個己知見的影響,「不能作如法合理的思惟,因而就不能正式的實踐實行」了。
所以雖然有修,但都屬主觀情志的行為,沒辦法如法踐行,只會越修越煩惱。
要修行得力,務必把自見取除去,《解深密經》所述的止觀之法,正好對治自見取,由得止觀的因,清淨持戒以及聞思;
到修習止觀五種前方便,學習如何善聽、善受等;然後正修止觀。
修行漸漸培養出無分別心、明了心和喜樂心,這樣能令修行人信心和堪能力提升,脫離自我懷疑或自我膨脹的顛倒見,
他們安住的再不是自見取,而是通達實相的菩提智,能依正見正法持續修行,成佛證果,不為難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