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觀音法門與念佛求生淨土
生活中的佛教
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與念佛求生淨土
中國有句老話叫:“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這就是說在中國幾乎每家都奉有阿彌陀佛;人人心中,都有觀世音菩薩存在,可見觀世音菩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之大。在中國不但在形式上很多家庭中都供有觀世音菩薩像,每年還有慶祝觀世音菩薩的誕辰、出家和成道的二月十九、九月十九和六月十九等三個節日。更重要的,在許多人的心中,還有一顆真誠而懇切的信仰之心,於是又常得到觀音菩薩的感應,菩薩真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那麼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大慈大悲救苦之力呢?這還得從菩薩的本地說起。
《楞嚴經》說:在無量劫前,有尊佛號為觀世音的古佛出現於世,觀世音菩薩就從觀世音佛,學習成就佛道的方法。彼佛教導菩薩應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就是說學佛者應先從多聽、多思維入手,再依理去如法修持,這樣就會覺悟一切。我們聽到“聞”,大家都知道即是用耳去聽,平時我們用耳根去聽外界的聲音。學佛者在不了解佛法之前,當然也要用耳根去聽法,用眼根去看經。因此得到“聞慧”而知曉佛法的大意,這是初步。但是,這裡古佛教觀世音菩薩的不是向外聽,而是向內反聞聞自己的覺性。因為外界環境中的聲音,你聽後就會使自己染著、迷惑,從而產生並增長自己的貪心、瞋心及我慢之心。
“思”是聽了之後的考量思維,對所聞法的思索和理解,進一步還要追問自己誰叫你聽?那一個在聽?由此所得的慧稱“思慧”。
“修”是依思慧而修行,由修行可證得“修慧”,以修慧斷盡煩惱,證得道果。修必須在聞、思的基礎上,也就是從聞法、思維,並在對這些境界的智慧抉擇之後,所表現出的行動。
以上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證,是修學必循之途。古佛教觀音菩薩如此,我們現在學佛亦應這樣。我們必須從多聽、多思維下手,進而去多實踐,最後可得三摩地。因此,我們可知古佛教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是一種實修實證的法門。三摩地依觀慧而得名,其義含有經止觀雙運而達到定慧均等的、最高的禅定境界。經過此境界所達到的開悟,方是真正的開悟,故觀世音菩薩修此法終成能現“三十二應,入諸國土”的大菩薩,而廣度眾生。
在《首楞嚴經》中,釋迦世尊為度未來眾生,於楞嚴會上問二十五位大聖之修行方法,觀世音菩薩最後回答說,他所修的是耳根圓通法門,是遵古觀世音佛所教導的:“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會上共有二十五位聖者,報告了他們修行成就之過程,說明各自所用的方法。概括起來就是從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入門修持,各種法門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當二十五位聖者報告完畢之後,世尊即說:“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位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易得成就。”即命文殊菩薩進行評論,可謂民主慈悲之極。文殊菩薩承世尊之慈旨,於二十五圓通中,肯定了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並於偈中說: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
“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所示之耳根圓通,指出耳根圓通是較易成就的法門。因為眾生之諸根,以耳根最利,從耳根入門最易了達自己的心性。例如我們坐在房子裡,能隔牆聽到外面的車聲、人聲,這就是“耳聞十方”。眼睛就沒有耳的敏利,因為它看前就不能見後,看左就不能見右,見顯但不能見隱。故文殊菩薩在《楞嚴經》中,選取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方便法門,更說偈贊歎、勸修。偈中“實以聞中入”的“聞中”之“聞”,是聽聞的聞,是對境而言。因為見是眼識,覺是身識、鼻識、舌識,而耳根之能通外界之聲塵,可從聞直接到知,而不必用覺。初用功修行者,當聽到外面的聲音,即會分辨此聲與有關或無關,從而產生喜或怒,而起分別心。喜則貪,怒就扆,不喜不瞋則是癡,其本來就已屬知的層面。觀世音菩薩就是以此為下手。
《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還說:“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為明了什麼是耳根圓通,特對此經文,作如下解釋:“人流亡所”,“入流”是向內聞自性,“亡所”有能、所的兩個境界,能是主動、主觀性,所是客觀、被動性。我們只要一動念,就會出現主動的能和被動的所,此能是接受外界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意識就會生起分別的作用。例如淨業行人念佛,就有心裡念佛,佛被我所念;觀想時心裡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被我所觀,就一定有能所對待的存在。宇宙間的一切都是能所的對待,皆為對待所成,故可知“入流亡所”,就是要我們的心不能執著外在的東西,否則就要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轉變,此時心即隨境奔馳而難以做主,故修行者必須放下外境而內聽,此是其一。
行者於向內聽時,不但亡掉外面聲塵的動相,更不著靜相,即是菩薩所說的“所入既寂”,此時動靜二相俱寂,則聲塵全消,如水平靜無波,無能分別的我,也無所分別的境界,此時已解開動、靜兩個結。下文“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一是一切皆無,而是聽的時候偏於空寂。但不能以為聽不到聲音,就認為已經入定,因為靜、動、聞、覺、空、滅之六個結,都需要用能所之六法,去一一對治和解開。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可到“聞所聞盡”。這裡的“聞所聞”中,包含有能聞和所聞,此兩者都必須放下。例如我們都有能聞的耳根,平常先由耳根去緣聲境,耳識對境生認識,於是起分別、生煩惱,就會有受苦受樂的分別。向內反聞自己,反聞自性聽自己本身的聲音,到聲音是由耳根能照、所照的塵相皆了然不生時,即是“聞所聞盡”。根塵消滅了,還要進一步向前去追求覺照的心理狀態。覺照屬於能分別心上的智慧作用,智慧體悟一種存在時,此境界的存在稱為所覺,能覺的是智慧。由此再向內尋覓,方知能覺的智慧也是一種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的,還是一種妄想。所以,非但所覺的境要空,能覺的智慧也要空,空掉思維分別之心,空去能覺所覺,此時方能證到現證慧、證到無我相,此即是無分別的根本智。此雖是因緣所生,但它是當體即空的,此覺空即證悟無我性。如偏於空,在空觀裡跳不出來,即墮於“無為空”。最後空去覺結,就達“空覺極圓”之境。把能空的智慧也空掉,即是空覺,能證悟法空性。“極圓”則是圓滿的空性。
“空所空滅”是說非但所空的智慧滅,這時能空之空亦滅,此時大般若智現前,一法不立,是為畢竟空的自覺聖智。
上面所說的動靜不生是色陰破,在五濁之中,消除了劫濁。聞所聞盡是受陰破,消除見濁。覺所覺空是想陰破,消除煩惱濁。空所空滅是行陰破,消除眾生濁。生滅既滅是識陰破,消除命濁。否則動滅還有靜在,靜滅還有根在,根滅還有覺在,覺滅還有空在,空滅還有生滅在,生滅都滅了,方到寂滅之境界。此時,耳門的一根既已解脫,其余眼、鼻、舌、身、意的五根亦可一並解脫,而且六根還可以互用。到此一念不生的寂滅境界,則阿賴耶識轉變了,中陰身再也包不住法身,忽然之間超出世間,乃至超出出世間,十方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此方知我的真身,可融合所有精神界、物質界而圓滿於十方,盡大地全是自己的光明,盡虛空是自己的全身。此時得到兩種殊勝的境界:一是我的心上與十方諸佛之妙明真心合二而一,十方諸佛的慈悲願力,就是我的慈悲願力;二者我的心下與十方眾生的本妙覺心融合,十方眾生的仰慕之心,即是我的仰慕之心。以上是《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說自證耳根圓通的經過。
淨土宗行人修的是念佛法門,但在《楞嚴經》中,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選圓通時,只認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而且說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諸行是無常,念性無生滅,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其意即是說:“諸行都是遷流不息無常的,念性原不離生滅,修因和感果差別懸殊,念佛怎麼會是得圓通之因呢?”文殊菩薩這樣說,淨宗學人看後可能會想不通,甚至因此產生疑惑而懷疑念佛的作用。其實不然,文殊菩薩當時之所以這樣說,實是為了《楞嚴經》的當機阿難尊者的快速開悟;也為後世眾生在修持的方法上能普遍得到實益。
大勢至菩薩是法界淨土宗的初祖,又是西方三聖之一,菩薩為使此界末法時期的淨業行人普遍得益,方於二十世紀初應化世間,適時地把《圓通章》列為“淨土五經”之一,慈悲心切,我輩凡夫當感恩不盡!
印光大師說:“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在念佛的時候:心須攝得專專注注,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字字分明,即攝耳根;這三根攝於佛號,念佛時,眼宜垂簾,不可睜大,眼睛就不會亂視;眼根既攝,鼻也不會亂嗅,則鼻根亦攝;身須恭敬,則身根亦攝。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而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或念佛三昧,均可漸得。”
修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初入手時不能一下子就拒絕一切聲塵,除了先要疏遠外間粗塵,還得留些內在的細塵,並作為所觀之境加以利用,以使心逐漸收攝。念佛之人正好利用佛念攝心,則與外界粗塵隔絕,但此時心中尚有能念的我,與所念的佛,這個能所對待的念不名真修,因為還是境界相對。待修到三摩地成就時,則心佛一如,能所不二,這就是《觀經》上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才算是真正的修,才真正得到心能轉物之三摩地。此時則不像初修者念佛時人定,念完佛出定後心又被外境牽著走。得三摩地後,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沒有什麼叫入定、住定、出定,此定妙不可言,故亦稱妙定。
講來雖十分容易,但如何“都攝六根”使“淨念相繼”,而得“三摩地”呢?這是淨業行人所關心的實際問題。為方便同修,今舉智瑜法師在《佛七講話》中的一段開示,以明念佛都攝六根之法:“我舉個例子和大家講,眼睛看到東西了,這個順我意,那個不順我意,那是六塵緣影生死流,假使你是順意也好,不順意也好,只管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那是涅槃流。耳朵聽到聲音,分別這個好聽,那個不好聽,那是生死流。好聽也隨它去,不好聽也隨它去,只管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那是走向涅槃之路。鼻子聞到香的、臭的,不動心是涅槃流。要動心隨它轉,那是生死流。嘴巴吃到好吃的,不好吃的,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那是走涅槃之路。若是遇到好吃的貪著,不好吃的起厭惡心,貪著心和厭惡心,那是生死流。身體觸覺到物體的時候,生厭惡心、貪著心,都是生死流。不管它,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就是走的涅槃之路。如若心中亂打妄想,那你是隨著生死流去。反之,你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那是走向涅槃。我這麼一說,大家都應該知道了,原來生死和極樂都不出六根門頭啊!隨它轉就是娑婆世界生死;不隨它轉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希望大家念佛的時候要徹底的攝心不亂,莫把六塵作自心。”同修們聽了老法師的這段開示之後,攝六根的方法做起來就容易了。
印光老法師提倡都攝六根的攝心念佛,但仍然教人谛聽自已念佛的聲音,這也是運用耳根圓通的法門。大師此類開示,在《文鈔》中隨處可見,他老常說:“當攝耳谛聽。”念佛要“念得清楚,記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攝心之法,唯反聞最為第一。 ”大師為什麼叫我們念佛時要用心聽?其實這就是他老人家要我們運用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啊!“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因為耳根是六根中最利的根,耳根被攝,六根也就被攝住了。原來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和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法門是內在統一的。現在同修們總可明白世尊所說的:“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的原因了吧。《楞嚴經》中二十五位聖者所報告的自證圓通之法,都是相互關聯而統一的,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多說了。
釋迦世尊在《楞嚴經》中,既說提倡念佛求生淨土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又說《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此兩種圓通法門對淨土行人十分重要。因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都是西方三聖之一,都在阿彌陀世尊的左右,是輔佛行化的大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大喜大捨。圓滿地修證大慈大悲與大喜大捨證到的境界,就是阿彌陀佛。也可以說,這就是阿彌陀佛因中修菩薩行的總綱,故知三聖中的一佛二菩薩,也是說明因果不二的表法。
學佛修行者不管修習何種法門,只要將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精神體現在行動上,始終如一地做去,最終必定成佛。從理上說,即是佛在每位同修的心中,佛法離不開心,心外求法便成外道。觀世音菩薩“上契諸佛同一慈心,下合眾生同一悲仰”。因此,我們學佛要使自己與諸佛的慈心相應,就要對眾牛生起一種慈憫心,作無量無盡的喜捨與幫助。學觀世音菩薩法門,同時還要實行菩薩的慈悲喜捨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圓成佛道。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63/625609.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