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16, 2021

晚晴集講記部分(轉貼)

 

晚晴集講記部分摘要


(弘一律師集/淨空法師講)




二、知苦‧厭苦‧求離苦


 


(51)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浮,無可樂者!佛說無量壽經


 


佛告訴我們的,實實在在對於人生、對於這個世界,要有厭離心——住久了,住厭煩了,想離開,一定要有這個意念;這樣才真正能放得下,西方淨土才容易得到。這世間生死老病,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痛苦,不但貧窮人痛苦,富貴人一樣有痛苦。「惡露」是說我們這個身體不乾淨,毛細孔流的汗是污穢的,七竅所流出來都是不乾淨的,叫惡露。在四念處裏頭也說「觀身不淨」;我們這個身體不乾淨。「不浮」就是不真實,是虛假的,而且是非常脆弱的。這都是我們自己要知道的,這是事實真相,有什麼可樂呢?念佛這個法門,叫作一生成就的法門;不但是一生成就,它實實在在是一生究竟圓滿的成就,所以是非常非常的稀有啊!為什麼念佛不能往生呢?身心世界放不下啦!佛這幾句話是告訴我們身心世界的真相,這個真相要是看到了,自然就肯放下,曉得這個沒有什麼值得留戀、歡樂的,才能真正放下;一放下,你往生淨土的障礙就沒有了,西方路上才能夠一帆風順。


 


(66)如何說得娑婆苦?苦事紛紛等蝟毛!西齋禪師


 


「蝟」是刺蝟;同修當中可能有人沒有見過,但是電視節目「動物奇觀」裏頭有。刺蝟的刺很硬,它遇到大的動物來侵害它,就縮成一團,周身的刺張開,那是自衛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確實非常有效果。「刺」就好比是苦事,娑婆世界苦事太多太多了,說之不盡啊!我們自己必須要知道,必須要認清楚;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不適宜我們在這個地方居住,苦難太多了。


 


(59)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苦海想、火宅想。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妙葉禪師


 


「聲色」是什麼?娛樂的環境。人都喜歡這種場合;修道人要曉得這是地獄、苦海,那叫火宅。佛說的話句句都是真實,這種地方是墮落的場所,絕對不是一個好地方,它讓人心不能清淨,讓人在這裏面動感情,起貪、瞋、癡、慢。


 


「諸寶物,作苦具想」,世間人喜歡珍寶;我也常常說這些東西是什麼?叫破銅爛鐵。一個人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才真正自在、舒服啊!帶一個鐲子,跟帶個手銬有什麼兩樣?所以我連手錶都不帶了,跟枷鎖差不多!我時間也不要了。人家問我:「幾點鐘呢?」諸位會告訴我。諸位有時間,我沒有。我問的是諸位的時間,我沒有時間,我也沒有幾月幾號。「苦具」,要這些東西幹什麼啊?所以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我們現在畢竟功夫還不到,不能說不吃飯;但是要少吃,要吃的簡單,愈簡單愈健康。世間人講求飲食,特別是中國人,做出來的花樣很多,結果吃得一身都是病——病從口入。外國人身體比我們健康,原因在哪里呢?他們的飲食簡單。所以你細心去觀察,就會發現:愈是簡單的飲食,那真正叫健康的飲食。中亞地區,吃的都是很粗糙,但是人都長壽,九十歲左右的人很多,到處可見。他們為什麼會健康長壽呢?飲食簡單、煩惱少、憂慮少、分別少,這是他們健康長壽真正的因素。三餐飯吃飽了,什麼事都沒有了。法師在此地教我們,要把飲食看作膿血,衣服看作鐵皮,只要能夠溫飽就可以了,不可以奢求,我們的身心才會自在,才不會被外境所牽。


 


(52)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觀無量壽佛經


 


這是《觀無量壽佛經》韋提希尊者所說的,就是韋提希夫人講的。我們看她覺悟了,我們有沒有覺悟呢?「無憂惱處」,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她親眼看見的,在那當時她是遭了家庭的變故,是很大的災難,痛不欲生,求釋迦牟尼佛示現好的地方,她想去往生,這個世界她不願意住了。佛很慈悲,並沒有給她一個地方,而是把十方的世界,以佛的神力變現在她的眼前,讓她自己去看;看來看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地方最好。所以她就請求世尊幫助她,她想生到阿彌陀佛的世界,這是她自己選擇的,不是世尊介紹的。「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閻浮提,是指我們這個地球,這地方的環境不好,不喜歡在這個地方多住,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韋提希夫人這一個舉動,實實在在是驚醒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留戀娑婆世界的人,我們讀了以後應當要警惕。


 


(68)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穢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袁宏道是古人,他與我們相去幾百年;幾百年前,他就覺得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我們今天這個世界,濁惡到了極處啦!不要講修行人,現在好像西方的科學家也說出來,這個地球如果大家再不重視環保,五十年之後就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五十年快啊!快得很,怎麼辦呢?環保有沒有方法改善呢?我告訴諸位:沒有方法。為什麼沒有方法呢?這個染汙的根源從哪里來的?佛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人心。現在人心貪、瞋、癡、慢、嫉妒,染汙達到了極處,這是物質染汙的根源。換句話說,要想改善環境的染汙,要從哪里去改善呢?從人心,從淨化人心著手;心淨則土淨,外面環境自然就清淨了。如果我們不懂得保護清淨心,要去外頭想盡方法來改善染汙的環境,所收的效果是非常非常有限。那麼換一句話說,五、六十年之後,如果真的像科學家所說的,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類居住了,那我們到哪里去呢?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啊!念佛要不趕快求生淨土,這還得了嗎?「濁」就是污染、染濁,是從現象上講的。「惡」是從業因上講的,我們心惡,行為也惡,感得身心世界都污染了,叫五濁惡世。這是將濁惡分成五大類,《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在此我們不要細說了。


 


「寒熱苦惱」,這是形容濁惡之相。實實在在有許許多多的徵兆顯示,例如這些年來全球氣候不正常了,已有不少人注意到,這不是好現象啊!天時失常,這就是有災難的預兆。「穢相熏炙」,這一句話意思就是說,外面的環境影響我們心理,心理又影響外面的環境,互為影響,它不往善的影響,是往濁惡這一方面的影響。所以我們的身心跟外面的世界,濁染是愈來愈嚴重;現在實在講,嚴重到非常可怕的程度。今天在美國還比較好一點,同修們大多數都從臺灣來的,現在你們要回到臺灣,在臺北市住上一個月,你就會深深感受,住在那裏氣都喘不過來,空氣污染、水源污染、飲食方面都有嚴重的污染。所以我們讀這一段文的時候,親身經歷這個境界,體會就非常的深刻。美國這個地方地大人稀,比較好一點;可是實際上,它還是在被污染,而且這個污染一天一天地嚴重。


 


(58)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天如禪師


 


這是天如法師教我們時常有這樣高度的警覺。「刑戮」是什麼呢?就像是被綁到刑場裏面去,要殺頭了。這要命啊!你心裏頭恐懼;這時候要求救,會一心求救。所以往往死刑犯,在執行死刑的那個時候,他念佛往生,是真的往生了。什麼原因呢?他那個時候念佛的心懇切真實,沒有一點妄想。不要以為他一生作了許許多多的罪業,那是另外一樁事情;他臨終念佛之懇切、一心,是我們平常人比不上他的。在大藏經裏面阿闍世王,這個人在世的時候,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裏面所說的,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五逆十惡他統統都做盡了,這個罪業報在阿鼻地獄;他到臨終時,地獄相現前,他心裏生了大恐怖,這個時候他心專、心誠念佛求生淨土,他真的生淨土了。他生到西方淨土是什麼樣的品位呢?在我們想來——還不是下品下生。世尊告訴我們,他是上品中生。不得了啊!由此,我們才真正明白,往生西方淨土是兩種人:一種是平時念佛,積功累德而往生的;另外一種人是造作許多罪業,臨終懺悔求生淨土的。懺悔往生的品位就看他懺悔的力量、懺悔心的真誠。他要是完全真誠之心,那個品位一下就提得很高,像阿闍世王有那麼高的品位,真是我們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那是懺悔的力量而生的。一個人在遇到極大災難的時候,往往他的心能專能誠。


 


「若在狴牢」,「狴牢」就是監獄;人坐在監獄裏面也是想求救。或者是「怨賊所追」,怨家債主在追逐,在要命,這是在逃命的時候。或是「水火所逼」,遇到災難了。這個時候「一心求救」,專念一句阿彌陀佛。「願脫苦輪」,往往在這個時候成就了。新加坡對許多死刑犯,現在還用吊刑。有些死刑犯接受、信仰佛法,上斷頭臺的時候,念阿彌陀佛,真的往生了,那個瑞相非常之好。通常吊刑都是七孔流血,但是他們上吊台之後,面目端莊,火化的時候有舍利;舍利非常之好,我看過的,放在手上像寶石一樣,丟在地下聲音非常清脆。不可思議啊!這是新加坡李木源居士的功德,他是專門到死囚犯裏頭,勸他們念佛求生淨土的。那些死囚聽了這個法門之後,死心塌地專修,人一百八十度完全改變,連監獄裏頭的典獄長見到他們都不能不佩服;家裏人去探監的時候,都勸家人念佛,不要為他們傷心,他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很多啊!


 


(73)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蕅益大師


 


「大慈父」就是阿彌陀佛;「歸命」就是歸依的意思,所以歸依也翻成歸命。


 


三、達觀‧真觀‧平等觀


 


(37)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作一超方特達之觀。蕅益大師


 


此地這個「觀」,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人生觀、宇宙觀。我們的心量太小了,起心動念都是自己,都想到自己本身的利益,或者想到自己的家庭,再大一點是自己的親屬朋友。現在能夠想到照顧親戚朋友的不多了,心量太小啊!心量小,絕不能超越六道;也絕不能往生淨土。為什麼呢?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量都很大,都發了菩提心,要普度眾生。我們讀《無量壽經》就很清楚,《無量壽經》裏上、中、下三輩,無論是哪一輩往生,經上都是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換句話說,九品統統是發菩提心的人,可見得發菩提心非常重要。在四十八願裏面,第十八願就是一向專念,第十九願就是發菩提心,所以四十八願裏頭這兩願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覺悟世間無常,生死事大,人生是真苦啊!極樂是真實不虛,依照佛陀的教誨,老實念佛,決定得生;要有這樣的見地,這樣的決心、毅力,這才能把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什麼叫放下?不再把它掛在心上了,這叫做放下。我們心裏頭牽掛著是什麼呢?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這就對了;這就是蕅益大師在此地講的「超方特達」。「方」是十方;「超方」是超越十方;「達」是通達無礙。這個心,就是楞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我們的真心顯露了。諸佛與大菩薩用真心,我們也用真心,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29)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蓮池大師


 


這個我們容易懂,不難體會。世間不容易看破,可是你要看戲就比較容易了,人生也不過就是一場戲而已。當我們夢醒的時候,想一想夢中那個境界還能夠記得很清楚;人生也跟夢境一樣,確實不真實。所以何必要為難自己?何必要造作惡業?佛在經上常常勸我們,這世間「萬般將不去」,沒有一樣能帶走的;「唯有業隨身」。你說這多可怕!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決定不造惡業;在這世間我們吃虧上當,還是歡歡喜喜,絕不在意。為什麼會不在意呢?因為曉得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心自自然然是平靜的,自自然然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這就對了。


 


淨宗這個法門,最極殊勝、無比殊勝的是,教我們抓到一個真實——抓住阿彌陀佛,決定求生淨土。這是其他宗派法門裏面沒有的;其他宗派要想超越三界,六道輪迴,一生得到圓滿成就,給諸位說: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話,華嚴會上文殊、普賢何必要求生淨土呢?在我們中國這將近兩千年來,歷代祖師大德,禪宗開悟了,教下大開圓解了,最後都念佛求生淨土。念佛求生淨土,那是徹底究竟覺悟的人。他知道什麼呢?他知道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這一個是真的;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我們這一生非常非常幸運遇到這個法門。


 


(30)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蓮池大師


 


「達」是通達。「達宿緣之自致」,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三世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致」是自自然然現前的。「了」是明瞭;明瞭萬境皆空。「境」是外面境界;都不是實在的。我們自己一生是果報而已,這是佛在經上說明的。人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佛給我們答覆:「人生酬業。」「酬」是酬償;「業」是從前造的業。造善業,現在就有善果;造惡業,現前就要受惡報。人生就是這麼回事情——因緣果報。沒有別的啊!這才是真正的事實。所以曉得人生在世是因緣果報;作大官、發大財的,是過去修福所得的福報;聰明智慧的,是從前修法所得的果報;貧窮下賤,是過去生中修不善業得的果報,沒有一樣是勉強的,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就是「宿緣之自致」。人要把這一個事實看清楚了,人生裏頭什麼味道都沒有了,「成敗利鈍」,一場空啊!什麼是成功?成功在哪里?失敗了,敗在什麼地方?換句話說,成功等於零,失敗也等於零。所以對於這個世間一切自自然然就興趣、味道都沒有了,心裏面就清淡了,智慧才真正現前,才能夠徹底見到世出世間的真相。一般人為什麼見不到真相,他在這個亂哄哄裏頭,興趣可濃;你們現在還有沒有興趣?這《晚晴集》集得很好,真的要常常讀它,每一句裏頭意味非常的深長。


 


(21)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佛眼禪師


 


「報」是指我們的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是業報之身。「緣」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所遭遇的環境。如果緣要跟境合起來講,那緣就是人事環境,境就是物質環境;如果沒有這個境,單單用一個緣,這個緣就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包括在其中,也就是我們一生的遭遇。我們這個報身跟一生的遭遇,都是虛幻不實,這是真的。可是知道真相的人不多。為什麼呢?假如知道真相,他就自在了,就沒有後悔,也沒有煩惱、憂慮,也不會打妄想。世間人把我們這個報跟緣,都當作真實的,這是絕大的錯誤。所以覺悟的人,他的生活隨緣,隨緣就自在了。不覺悟的人他不肯隨緣,他要造作,是這底下講的「強為」,「為」是作為;勉強要以自己的心意去造作,實在講,那都叫造業。


 


「浮世幾何」,「浮」就是虛浮,虛假不是真實的。「世」是講世間。「幾何」是說時間的短暫;我們在這個世間,壽長的不過百歲,畢竟這個世間一百歲的人是少之又少,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從前人講七十歲的壽命就很難得。現在這個社會雖說醫藥發達,飲食比從前進步,人的壽命好像延長了,其實仔細的觀察,並不見得!意外死亡的人多啊!貧窮落後的地區也多。如果整個世界的人,年齡平均一下,恐怕還不到七十歲。所以浮世幾何大家要覺悟,我們在這個世間的光陰太短,一切太虛假了。祖師在此地勸勉我們,要明瞭事實的真相。如何過日子呢?「隨家豐儉」,這就是隨緣。「豐」是富有;家庭富有,那是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多。諸位要記住前面這個報緣,離不開因果的關係。如果前生修得好,這一生家庭富有,就安分過著富有的生活;如果前世修得不好,這一生果報很困苦、貧窮,也安分守己過著貧賤的生活,這就對了。人能夠安分守己,這是覺悟的人、是明白人,隨緣度日。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道是什麼呢?「道」是覺悟的心。無論是苦樂;無論境緣是順境,還是逆境,心裏頭清楚、明白,心清淨不動。道從哪里見到呢?從什麼地方去培養呢?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在經典裏面,大迦葉尊者修苦行,就是此地講的苦逆;逆境苦行,迦葉尊者心地清淨,智慧圓滿。《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生在富貴家庭,他那個環境是樂,是順境,可是善財童子沒有被境界迷惑,他也清楚、明白,也如如不動。這個一定要真正覺悟的人,不被環境所轉,就得自在了。所以道在其中。


 


「動靜寒溫」,「動靜」是指我們日常的活動,生活狀況。「寒溫」是指一年四季的變化,也就含著環境的變化。我們自己生活的活動以及我們環境變化當中,如果在這裏面要不能夠覺悟,被環境所轉,那就要生慚愧心,就應當要懺悔。懺悔是改過自新。所以末後兩句是大師點醒我們,教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習警惕。真正修道人明白無論境緣的順逆,無論我們生活環境上苦樂,統統都是障礙。障礙發生在哪里呢?發生在自己的迷惑顛倒,不知道事實的真相,這個才產生障礙。


 


(27)瑣瑣含生營營來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紛紛狂鬧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蕩,竟何所之!夢中復夢,長夜冥冥,執虛為實,曾無覺日!不有出世之大覺大聖,其孰與而覺之歟?仁潮禪師


 


「瑣瑣含生」,「瑣瑣」就是瑣碎的意思;也就是微小,微不足道。瑣瑣含生,就是我們常講的蕓蕓眾生。「營營來去」,「營」是形容匆匆忙忙,像螞蟻、蜜蜂一樣;這是爭名奪利,一天到晚忙個不停。「等彼器中蚊蚋,紛紛狂鬧耳!」「等」是等於。世間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東奔西跑,就像器皿裏面的蚊子在哪兒鬧哄哄的。就這麼一回事情啊!


 


「一化而生,再化而死」,生死是變化。「化海漂蕩,竟何所之?」「化海」在佛法裏面講,就是六道輪迴。十法界的變化,到什麼時候才結局呢?


 


「夢中復夢,長夜冥冥」,人在世間確確實實是夢中之夢,這一句話若不是過來人說不出來的。幾個人曉得人生在世間是夢中之夢?等到哪一天證到阿羅漢果了,就恍然大悟——從前都是大夢一場啊!又等到明心見性,證得法身大士,想到阿羅漢,也是一場夢。我們六道豈不是夢中之夢嗎?真的,境界往上提升,這個事實真相就見到了。


 


「執虛為實,曾無覺日!」這是講六道的眾生把假的當作真的,無始劫來到今天,從來沒有覺悟過,這就苦了。下面是對於三寶的讚歎:「不有出世之大覺大聖,其孰與而覺之歟?」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為我們講經說法,把這個事實真相說明白,我們怎麼曉得人生、宇宙的真相!這一段話文句雖不多,但是把六道眾生的狀況都給我們描繪出來了。


 


(45)輪轉生死中,無須臾少息,猶復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與菩薩,為之痛心而慘目也!彭二林


 


「輪轉生死中,無須臾少息」六道眾生就是這樣的,想稍稍停止一下都不可能,都得不到。「猶復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與菩薩,為之痛心而慘目也!」六道生死輪迴,一般眾生迷惑在其中,不肯出離。六道裏頭輪迴就像登春台。「春台」是什麼?春天遊春,放春假遊春熱鬧得很,搞六道輪迴就像搞那個熱鬧一樣;佛與菩薩看眾生這個現象,痛心哪!流淚啊!但是這一些迷惑顛倒的眾生不知不覺,麻木不仁,有什麼法子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無非是喚醒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苦口教導,也無非是喚醒我們而已。佛祖對我們的恩德,就是從這一方面說的;要不是他們提醒我們,我們確確實實不容易覺悟。


 


(75)悲哉眾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壞。佛之視汝,將何以堪?彭二林


 


這是佛菩薩眼裏看眾生——可憐憫者。可憐在什麼地方呢?「欲」是欲望,就是煩惱;「念」頭是妄想。煩惱、妄想沒斷,只要這兩樣東西在,道的根就產生了障礙,被這兩樣東西毀壞了。所以諸位要想道業成就,先要把欲念斷除,縱然不能斷除,要一天一天把它看輕,把它放下,這才有救;如果欲念未除,天天在增長,那就沒希望了!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還是要搞六道輪迴,所以「佛之視汝,將何以堪」?


 


(39)何不趁早放下幻夢塵勞,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師


 


這一句話我們真的能夠深深體會蕅益大師的苦口婆心。世間人一生能覺悟就非常難得了;覺悟要早,愈早愈好,這樣成就愈大、愈扎實,晚了總是勉強。所以這一句話,如果自己沒有真實功夫,蕅益大師的苦心不容易體會到。我們看佛教的歷史、《高僧傳》、《居士傳》,古人修行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得禪定的、得一心的都成就了;我們今天搞一輩子,前途還是渺渺茫茫,一點把握都沒有!這個原因在哪里呢?不能不去探討。他們覺悟得早,放下得早啊!所以他就早成就了。我們聞法太晚了,放下就更晚;要放下才有一點成就,若不放下是毫無成就可言。一定要放下!「幻夢塵勞」,通常講的就是身心世界;就是把一切虛妄不實、假的統統放下。「塵」是污染的意思;「勞」是勞苦,這些沒有一點利益,這個要放下。「戒定智慧」是性德,是真實的,所以要勤修戒、定、智慧,在這上真正下功夫。戒、定、智慧充滿在我們生活範疇之中,我們要時時刻刻見得到,時時刻刻會修,那就對了。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三昧經


 


什麼叫「本心」呢?禪宗講的真如本性;教下講的菩提心;《起信論》裏面所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經》裏面所說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儒家所講的誠意、正心,這都是本心。大乘佛法講的四弘誓願;六度之心——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進心、禪定心、般若心,這是大乘菩薩的本心;淨土宗裏面,《無量壽經》在經題上所標榜的清淨心、平等心、覺心,是本心。如果就淨宗來說,總歸納起來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心。這個心要失掉了,立刻就要懺悔。什麼叫「懺」?什麼叫「悔」?「懺悔」在古代譯經,稱作梵華合一。因為「懺」是懺摩,梵語音譯;「悔」是中國的。名詞第一個字是梵語,第二個字是中國語(華語),梵華合譯。「懺摩」的意思是發露;就是我自己有過失,我給人說出來了。顯露,是不隱藏;自己的過失要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責備,都來教導我,懺是這個意思。「悔」是改過自新,悔改的意思。所以懺摩跟悔改很接近。


 


能真正悔改,心地就清涼、自在了。所以在這一句裏面,本心要很清楚。我們清淨心、平等心失掉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心失掉了、慈悲心失掉了,立刻就要懺悔,要把它恢復過來。諸佛如來、祖師大德勸我們老實念佛;修淨土的人——老實念佛,就是我們第一個本心,因為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宗門教下所講的本心,統統都包括了。一旦佛號斷掉了,忘記了,馬上覺悟,佛號立刻就提起來,這就是懺悔。這個諸位同修一定要明瞭。


 


懺悔不是叫你老念著:我這事情做錯了,那個又做錯了。這是天天在後悔,不叫懺悔,是繼續再造罪業——每想一次,就又造一次;還怕造的不夠多嗎!所以過去做錯事情,知道了就好,下一次不再造過錯,這叫真正的懺悔、真實的懺悔、圓滿的懺悔、究竟的懺悔、徹底的懺悔。給諸位說,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無上的懺悔法門,就是五逆十惡的罪業都能夠徹底懺除;如此,怎麼不清涼、怎麼不自在呢?


 


(55)生宏律範,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二法門。靈芝元照律師


 


這是大師教我們專修專弘。靈芝一生專弘戒律,提倡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他成功了。在《淨土聖賢錄》、《往生錄》裏面都有他。這也是給我們作一個榜樣,我們的修學要專,不能太雜。律是一切宗派共同的科目,不管學哪一宗、哪一個法門,不能不持戒。佛教雖然宗派很多,它有三個法門是共同科目,一定要修的。第一是戒律。第二是法相唯識,它是理論,通各宗各派的,不能違背這個原理。第三是淨土,這是歸宿,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要以淨土為歸宿,那就對了,決定不錯,決定成就。所以靈芝大師提倡持戒念佛,對於修淨土的人有很大的貢獻。


 


(2)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這是我們今天必須要具備的觀念。我們學佛的同修對佛菩薩都很尊重,都樂意供養;但是對於眾生,疏忽掉了,不知道尊重、承事和供養。試問:我們供養泥塑木雕的菩薩有什麼作用呢?這些泥塑木雕的菩薩須要我們去供養他嗎?我們去供養他,他知道嗎?諸位一定要曉得,佛像是一個象徵,這種設施啟發我們的心智——見到佛,我們知道要尊重佛。《華嚴經》、《圓覺經》上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無量壽經》上說,一切皆成佛。所以我們隨順、供養、承事眾生,就是隨順、承事、供養諸佛。


 


現在問題又來了,假如這個眾生無惡不作,思想行為都是違逆本性,我們要不要隨順?好在世尊在世的時候,弟子代我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世尊告訴我們:「不可以隨順。」我們對於善行、善事要隨順,對於惡行、惡事不隨順。見到眾生作惡,我們要以真誠的心、慈悲的心去勸導;勸導不聽就隨他去,不要再說話,這在佛法裏面叫「默擯」——我不讚歎你,我也不說你的過失。佛的教導真正教我們實踐隱惡揚善,見到任何人的惡事,我們絕口不提,也不要放在心裏。我們的心清淨、善良,心裏只記好事,不記惡事。如果心裏頭記很多惡事,你的心就很惡,心就不清淨了,這個一定要懂,要明白這個道理。「隨順」,《華嚴經》上講恒順眾生、隨喜功德,這裏頭是有條件的,並不是無條件的。總而言之,字字句句都能夠幫助我們恢復性德。


 


所以佛陀教育是世出世間最好的教育,我們在佛菩薩這個地方所學的,就是完全應用在處世接物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它是最好的教育。而這些教訓要把它作到,一定要依智慧。普賢行是建立在六度的基礎上,這個不能不知道;好像蓋房子一樣,一層一層蓋,普賢行願那是最高的一層,好像五層大樓,它是第五層。第五層建在哪里?建在第四層上。第四層是什麼呢?是大乘菩薩。大乘菩薩是六度,六度裏面最重要是般若波羅密——般若度。普賢行是般若度的發揮,般若度的發揚光大,也就是智慧之行。六度的基礎是建立在三學上,三學是戒、定、慧。三學的基礎是建立在十善,這是人天乘。十善的基礎是建立在五德的基礎上,所以最根本的是五德。五德,我們中國倫理上,是以孔老夫子作為典範的;當年學生們談論到老師的德行,所有學生都公認我們夫子有五種美德——溫、良、恭、儉、讓。


 


我們以這個基礎來修學十善,十善一定圓滿;再以十善的基礎修三學;用三學的基礎修六度;以六度的基礎修普賢行。淨宗學會在行門上提倡的德目,就是這麼來的。在我們提倡的德目中,又加了一個六和;六和是屬於戒律,這裏特別提出來。現在我們大家不和。這個不得了啊!六和的確是根本大戒,所謂「和氣致祥」、「家和萬事興」。所以無論是家庭、團體,和合非常重要,不可以不和;不和,就沒有前途,自己跟團體都會毀滅,都不可能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修六和。如此,一定能夠令一切眾生歡喜,令一切諸佛歡喜。


 


(4)迦葉白佛:我等從今,當於一切眾生生世尊想,若生輕心,則為自傷。佛言:善哉快論!首楞嚴三昧經依寶王論節文


 


佛印證他說得非常正確,說得非常好。「自傷」,就是自己傷害自己。「快論」就是非常痛快的言論。這一句的意思是我們把一切眾生都看作佛;它的效果就是生平等心。你看《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正覺」。平等心怎麼修法?迦葉尊者教我們用這個方法修。我也遇到不少的同修,來問我這個問題。


 


我說:「你家裏供的有佛像?」


 


他說:「有,家裏有佛堂,供有佛像。」


 


我說:「想想看,你這一生當中最討厭哪個人?最恨哪一個人?你把這個人寫個長生牌位放在佛像的旁邊,每天作早晚課拜佛,也拜他一拜,把他跟佛看成一樣。」


 


還有同修告訴我:「我這樣作了。不行!我見了他還討厭,那怎麼辦?」


 


這是功夫不夠,繼續認真努力去修,修到哪一天見到這個人,不討厭了,且要尊重他了,這就對了。要這樣的學法,這是修平等心。心平等,自然就覺悟了;心平等,也就清淨了。所以清淨、平等、覺,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一個得到了,三個統統得到。


 


(18)鼻有墨點,對鏡惡墨,但揩於鏡,其可得耶?好惡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於境,其可得耶?洗分別之鼻墨,則一鏡圓淨矣!萬境咸真矣!執石成寶矣!眾生即佛矣!飛錫法師


 


這一條也有很濃厚的禪味,它從比喻上說。「鼻有墨點」,我們鼻子上有個黑點、墨點。「對鏡惡墨」,我們照鏡子,看到鏡子裏那個鼻子上的黑點很討厭。「但揩於鏡」,要把鏡子上那黑點擦去。能擦得掉嗎?當然擦不掉。這搞錯啦!用這個比喻底下一樁事。


 


「好惡是非」,是非就好像鼻子上那個墨點。「對之前境」,外面的境界,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前面那個比喻,大家聽了都覺得很好笑,都知道那是個愚癡的人;但是我們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個愚癡的人?可能就是。所以底下講「不了自心,但尤於境」,是非好惡這個念頭生起來了,當然是有外面境界來引你的,外面境界是緣,是引發的。這個時候一心責備外面境界,就好像揩鏡子一樣,「其可得耶?」是非好惡的念頭一起來,回光返照,觀察自心,這個問題才真正得到解決。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時時刻刻照顧自己,不太理會外面的境界,他知道外面境界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是非,沒有好惡;是非好惡,都是在自己迷心裏面發生的。迷,不是真的,是假的。覺,迷就沒有了;不覺它就存在,一覺它就沒有了。


 


「洗分別之鼻墨」,這是聰明人,看到鏡子裏頭鼻子有黑墨,去把鼻子洗乾淨,鏡子裏頭就沒有啦!「則一鏡圓淨矣!」鏡子沒有污染。「萬境咸真矣!」是非好惡在內心裏面消除了,外面境界是純真的。「執石成寶矣!」石頭跟一個寶石,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現在科學發達了,這個事情更是證明了,萬法平等,萬法一如,沒有高下之分。《金剛經》上講這個世界是「一合相」。「一」是什麼呢?就是今天科學所講的基本物質,如原子、電子、中子,乃至更微細的;佛經上叫作「微塵」。所有一切萬物,都是它組合的,它的原料是同樣的東西。一組合的相啊!礦物是它組合的,植物是它組合的,動物、人也是它組合的,地球是它組合的,太空也是它組合的,一合相啊!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給我們講清楚了。「一合相」,就是平等的相。所以一切現象是怎麼來的呢?緣聚緣散;緣聚不生,緣散不滅;所以一切萬相不生不滅,這個叫真相。這真相逐漸為現代的科學證明了、證實了,所以萬相哪有不清淨的?所有一切不清淨、一切的污染,都是我們自己迷失了真相,在境相裏面起了錯覺,看錯了、想錯了;才有好惡、是非。「執石成寶」,沙粒、石頭跟寶石沒有兩樣,是完全相同。沙粒,是一合相;金剛鑽(寶石),也是一合相。相同的嘛!沒有兩樣;現在用化學一分析,只是它們排列的方式不一樣,除這個之外,哪有不相同的?人就迷惑顛倒,認為這個是貴,那個是賤。「眾生即佛矣!」石跟寶一樣,眾生跟佛也沒有差別。


 


四、少欲知足‧靜默養道


 


(10)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佛遺教經


 


前面有幾條勸我們離瞋恚、斷三毒(貪瞋癡);這個是勸我們少欲知足。人生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幸福快樂的生活。幸福快樂從哪里來呢?給諸位說,決定不是從修福當中來,你看看今天社會上,作總統的、作大官的,乃至於發大財的資本家,這有大福報,都是修福來的。他們快不快樂呢?不快樂。幸不幸福呢?不幸福。一天到晚愁眉苦臉,痛苦不堪。由此可知,幸福快樂修福得不到;修福只能得財用不缺乏,真正的幸福得不到。真正幸福要修道才會得到。什麼叫道呢?清淨心是道。這一句教給我們少欲知足,這是道。「欲」是五欲六塵,是我們生活決定不能夠缺少的。什麼叫少欲呢?五欲六塵的受用夠了就行了,不必要貪多,那就叫少欲。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很舒適,生活很優遊自在,這個人就是真正有福;絕對不在他有多少財富,多少產業,那個不見得是福報。所以知足少欲之人,心地坦然,沒有煩惱,沒有憂慮、牽掛,你說他多自在。「無所憂畏」,「憂」就是憂慮;「畏」就是恐懼;心裏不安都沒有,真正能作到心安理得。理,得到了,明瞭了,心就安;理得,也就是說道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清楚了。


 


「觸事有餘,常無不足」,「觸事」是六根接觸六塵。「有餘」是智慧有餘,他不迷;他能力有餘,處世、待人、接物都作得恰到好處,這就叫觸事有餘。所以怎麼不快樂呢?當然快樂。


 


(11)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誦得,即此伽陀也。


 


這首偈子,弘一大師在這裏註得很好。這是世尊弟子中,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他根性很鈍,我們現在這個道場裏的同修,大概都找不到一個像他的。他的哥哥教他念四句偈,他念了三個月都念不出來,看這位尊者,笨到這種程度。最後,哥哥就放棄教他了,叫他不要出家,回家去,這麼笨,僧團裏你沒有緣分的。他就哭哭啼啼的很難過。釋迦牟尼佛看到了,把他叫回來,教他兩句偈(半偈)。後來他念會了,以後證得阿羅漢果,大開圓解,辯才無礙。這是有典故的,世尊就說出了。周利槃陀伽為什麼得這個果報呢?他前世是三藏法師,是講經弘法的;但是吝法,教人自己留一手,不肯統統教給別人,所以這一世就得吝法的果報——愚癡;吝財,得貧窮果報。


 


「身、語、意業不造惡」,這是第一句,這個意思我們很容易懂得,表示三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就是對於一切有情眾生(動物),我們不惱害它,也不要叫它生煩惱,因為它們是有感情,有知覺的。「正念觀知欲境空」,這一句是智慧。觀,是觀察、觀照;如此便能知道欲、境這兩樁事情都是空的。「欲」是我們的享受——五欲六塵;「境」是我們所接觸外面的環境。如果用心、色二法來講,欲是心法,境是色法,兩樣都不是真實的。《心經》上就是講這個問題,法相宗《百法明門論》也是講這個問題。你看百法裏面給我們說的,前面九十四種叫有為法;有為法裏面,有心法、心所法,這個地方「欲」就包括了;「境」,色法也包括了。所以一切法歸納起來,不外乎一個心,一個色;在此地是一個欲,一個境。《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空,不但心法是空,色法也是空,這是教我們觀慧。為什麼教你不造惡?為什麼不要惱害有情?因為萬法皆空。


 


「無益之苦當遠離」,對自己身心修養沒有真實利益的苦行,不必修。大乘經裏常說的,跟小乘不一樣。小乘修苦行,著相修;大乘不修苦行,因為曉得那是空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大小乘對於宇宙人生的觀法也不一樣。但是佛在戒經裏常常讚歎苦行,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人能吃苦,才能夠斷絕一切的貪、瞋、癡、慢;能過清苦的日子,對種種色法享受,不去追求,不去爭取,心就安啦!自然很快樂,所以佛常常讚歎。雖然無益的苦行不須要去修,但是生活還是過得平淡一點的好。當然生活不能太苦,太苦佛也不贊成,佛不贊成過得很苦;能略略有一點苦是好事情,常常警惕,以苦為師;想這個世間無常,沒有什麼好留戀的,這就能夠激發道心,有這樣好處。


 


釋迦牟尼佛教周利槃陀伽後面是哪兩句呢?「守口攝意身莫犯」,跟前面意思差不多。「如是行者得度世」,能夠照這樣子修行的人,可以了生死,超越三界。所以佛就用這兩句話教周利槃陀伽,當時教的時候也很困難,教上一句,下一句忘掉了;教下一句,上一句又忘掉了,好不容易他才能把它記住。所以講業障深重,我們比起周利槃陀伽是幸運太多了;他都能成就,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


 


(12)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有律部


 


「名譽、利養」,我們今天所說的爭名奪利,這可以說是世間人,自古以來,大家拼命要追求,拼命去爭取的。「樂」,這個字念去聲;是愛好的意思。為了名利造許許多多的罪業,你要奪取的,必然要傷害人,這傷害人甚至於不擇手段,不怕因果,不怕報應,只爭取眼前一點點的小利,不知道後患無窮,所以佛說那是迷惑顛倒的人,他要這個東西。真正覺悟的人他不要,縱然這東西得到了,也不要。為什麼呢?避免禍害,成全功德。所以有利,這利給大眾去享受,自己不須要,這是聰明人,是真正覺悟了的人。我們冷靜想一想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是不難明瞭的。人在世間一切的享受,不外乎衣、食、住、行。衣服夠穿就行了。吃,又能吃多少呢?很有限。居住,晚上睡的再舒服,床做得再大,身體也不過就六尺長、兩尺寬而已,再大的床也不能同時佔用。所以說實在話,人生在世享受真的非常有限。我在美國看到有很多華麗的大房子,他們請我去看看,我坐在那裏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很自在;我不操心,我在那裏真的享受;主人就可憐了,天天打掃、維護,一天到晚為這個房子操心,多可憐!但他請我去享受。所以聰明人不作糊塗事,房子愈小愈好,收拾容易,負擔也很輕,生活沒有壓力,這個人就是很幸福、很快樂的人。所以快樂永遠是覺悟的人才有,迷人、愚人決定沒有快樂。下面「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的比喻容易懂,也許諸位看了,會想有這麼嚴重嗎?真的是這麼嚴重。


 


(13)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智者大師


 


「色聲香味觸」是佛門裏面講的五塵,如果加一個「法」,就是六塵。「法」是屬於知識,屬於心法;其他五種是屬於物質,是我們六根接觸的物件。眼所見的叫「色」,耳所聽的叫「聲」,鼻所聞的叫「香」,舌所嘗的叫「味」,身所接觸的叫「觸」。外面的環境很容易迷惑人,很容易令人生起貪、瞋、癡、慢;為了追求物欲上的享受,生出種種的罪業。「令生愛著」,「著」是執著。佛在一切經論裏常常提醒我們,修行就修這個。行,是生活行為;生活行為裏面有許許多多的錯誤,把這些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五塵,不可以愛著,但可以盡情的去受用它,這個叫得大自在;如果一愛、一執著,毛病就生了,心被境轉了,自己作不了主,這叫凡夫,叫迷惑顛倒。佛菩薩對五欲六塵的享受,他沒有動念頭,也沒有愛、取、有,決定不執著,他的本事就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學,也就是學這個。學心裏頭確確實實在享受的時候,或者享受以後,我們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定的,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對了。


 


(32)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蓮池大師


 


人怕冷,就想到夏天多好;夏天太熱了,又想到還是冬天好。這叫什麼?打妄想。現代跟從前不一樣了,如果覺得這個地方天太熱了,冬天好,就會飛到阿拉斯加那邊去;如果嫌太冷了,往赤道那邊飛——很熱、很暖和。現在這些都可以兌現,以前不能兌現,叫打妄想。如果把妄想捨掉了,心安就理得了,是「安身處處同」,這要真功夫,不是真功夫不行。


 


一九五三、四年的時候,臺灣第一次印大藏經。那時候大藏經很不容易推銷,所以佛教會就發起環島宣傳。當時有佛教會的理事長章嘉大師,還有道源老和尚、煮雲法師,好像還有東初法師等共有十幾位法師環島去宣傳,勸寺廟,勸有錢的居士請大藏經。那時夏天很熱,章嘉大師他是西藏這一個派系的活佛,他衣服穿得很厚,一層一層的;漢人法師穿的衣服就比較單薄,夏天比較舒適一點。尤其是道源老和尚,他很瘦、不胖,還一直拿把扇子,扇呀扇;章嘉大師端坐在那裏,若無其事。有人就問大師:「您穿得這麼多,不熱嗎?」


 


章嘉大師說:「心靜自然涼。」


 


道源法師聽了之後,就慚愧得不得了。(這事情是煮雲法師告訴我的。)這個真的是要功夫,是要境界;穿那麼多,他不熱,這個是真有功夫,不是假的。所以真正到忘我,真正到忘境,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草食勝空腹」,「草食」是吃很粗、很不好的飲食。「空腹」是挨餓。「草食勝空腹」,粗食總比沒有東西吃要好得多。「茅堂過露居」,「茅」是茅草,就是小茅篷,非常簡陋;住在這種地方比住在樹下、外面,那要強得多了。「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主要就在後面這一句,勸導我們人要知足、要隨緣。一個人一生能知足,能隨緣,叫真快樂,真正的享受,這個才是真實有福之人。一切都隨緣,不要去起心動念,打妄想——我要做些什麼?我要怎樣做?那叫自找麻煩。佛陀教我們要有願,不要有欲望。我們要有弘法利生的大願,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但是不可以有一個心,我要想什麼方法幫助人,想什麼方法解決問題,那叫自找煩惱,自找苦吃。這樣說起來,我有願又不去實行,這個願不就落空了嗎?願不落空,願要實行,在沒有能力實行的時候,每天早晚課誦發願,那就是有這個心;如果有緣分,我們就做——緣少,就少做;緣多,就多做;沒緣,就不做。這才自在!


 


也許同修們聽到、見到這佛教化緣、募緣,這在古時候是沒有,尤其是化小緣,沒有過的;所以從前人修行能成就。佛菩薩、祖師大德向什麼人化緣呢?向大施主一個人。你看地藏菩薩九華山那個道場,是向閔公老他一個人化的;哪里是到處化小緣,那不累死人啦!我們如果對於這一些不瞭解,依照一些陋俗——不好的風俗習慣——去作的話,對我們道業會造成了重大的障礙。


 


我第一次印經是一九七一年,在臺北講經的時候,印《了凡四訓》這本小冊子,那時候需錢很少;以後我要印什麼書,我們也不跟人家化緣,人家供養的多,我們就多印;供養少,就少印;沒有,就不印。我絕不計劃著今天要作多少事情,那就要去求人;求人很苦啊!不能幹這個事情。在臺灣有兩個道場,一個是華藏圖書館,董事長是館長;另外一個是華藏講堂,簡豐文居士在那裏負責管理。我都跟他們兩位說,我們不化緣,一切隨緣,就是錢多了,多做;錢少,少做;沒錢,不做。沒錢,多好啊!沒錢,我們才快樂;偏偏有人送來,那就替他用;我們絕對不去找人化緣,「找」那叫傻瓜,那就不如法了。如此,無論怎麼樣做,心都是清淨的,這個一定要懂得。我們這個道場也是如此,是諸佛菩薩來護持,靠我們找信徒來護持,這太吃力了,太累了,寧可不幹!和尚要化緣維持道場,我連和尚也不當啦!這個太苦啦!不能幹,這要知道。所以要知足常樂,這是真正的快樂;煩惱、憂慮、牽掛都沒有了,這才自在。


 


(36)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蕅益大師


 


「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受益之處」,人生有順境、逆境;對於大多數初學的人來說,逆境未必不好,順境未必好。會處大眾的人,會運用環境的人,順、逆境界都能成就自己。在逆境裏頭——事事都不順心;特別是人事環境更是不順(處人難),也就是處處都有冤家債主來為難、障礙你,這是逆境。我們在這種環境,如果自己能夠回光返照——他為什麼不去刁難別人,就刁難我呢?這是果報。果必有因,他來找我麻煩,這是我過去生中跟他有過節,現在碰到一塊了,怨憎會啊!我要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我安心忍受,這個結在這一生當中就解開了。這多自在!同時在這個環境裏,修真實的忍辱波羅密,我們在修忍;在這種環境裏面修清淨心,那個心才叫真清淨。這就是佛法裏常講的逆增上緣,幫助我們、成就我們,這是真實受益之處。


 


「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讚歎」是美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順境實在講比逆境更可怕,逆境對於一個毅力堅強的人,反而會激發他認真努力,發憤圖強,反而成就人。順境最容易淘汰人,人會癡迷在這個境界裏面,大師教我們「盡情看作毒藥毒箭」。順境這個東西會引誘你,叫你不知不覺的起了貪、瞋、癡、慢,把你無始的煩惱——三毒——勾引出來;它真毒,不是假毒。世間人幾個覺悟!殺、盜、淫、妄……,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說「十惡是冤家」,它是來害你的;可是世間人都把它看作好朋友,都捨不得離開它,那道業怎麼可能成功呢?不但道業不能成就,世間所修的一點善福都被它折弄完了。修福都修不成啦!它是幫助你造罪業,不讓你修善福,你說可怕不可怕?所以過去出家人生活非常簡陋,原因就怕什麼?一個舒適的環境把自己道心給泯滅了,怕這個。現在環境不一樣了,如果照從前那種苦行的環境,恐怕這裏頭一個人都沒有,都走光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警覺到的。


 


(15)凡夫學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誹。諦觀少言說,人重德能成,遠眾近靜處,端坐正思惟。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軟。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寶,頭陀樂閑靜,對修離懈惰。道宣律師


 


這是偈頌的體裁,四句是一首,我們一首一首的來看。


 


「凡夫學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誹。」凡夫學道法,真正發心學道,要想道業成就,自己一定要曉得,學道只可以自知,不必給人說。為什麼呢?你給別人說,別人未必會相信;不但不相信,他還要來譭謗。譭謗,就造罪業了。為什麼會來謗法呢?謗佛、謗法、謗僧造這麼重的罪業,是你給他增上緣叫他作的,他將來墮落三途,你也跑不掉啊!閻羅王一審問:「為什麼譭謗三寶?」他說:「某某人跟我說的。」就把你牽涉進去了,這是真的。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有的時候說,很慈悲;有的時候不說,不說也是慈悲。佛菩薩有能力觀機,曉得說出他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說。我們凡夫沒有觀機的能力,那麼最好少說,甚至不說,這個就沒有錯失。


 


「諦觀少言說,人重德能成,遠眾近靜處,端坐正思惟。」這第二首教我們修學的態度。「諦觀」,是仔細的觀察;「少言說」,是少說話。「人重德能成」,這樣修持,眾人自自然然尊重你,自己的道德慢慢就培養成了。「遠眾」,「眾」是指都市、繁華、熱鬧的地方,修道的人要離它遠一點。為什麼呢?我們道業還不堅固,常常在熱鬧場合當中,不知不覺就被這繁華的氣氛污染了,使自己退失了道心,這就錯了。所以古時候初學的修道人,為什麼選擇在深山,不但遠離都市,連鄉村都遠離,他跟外面社會完全斷絕,心容易清淨。但在今天這個社會,就不行了。這一個事實釋迦牟尼佛很清楚,他老人家在法華經裏面就說過了,末法時期勸化眾生,實在講就是指現在這個時代,要以大乘法勸人,不要用小乘法。什麼原因呢?大乘能夠適應這個時代的潮流,大乘是開放的,小乘是保守的。今天在這個時代勸人保守,沒有人樂意聽;要說開放,大家點頭,這個不錯,還蠻有道理。所以今天修行要遠離一切繁華,真不容易!縱然住在深山,裝個電視,天天看到花花世界,沒有法子修行,因為電視廣播,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擺在你眼前,搞得你心花撩亂,精神不安,這些東西都是妨礙道業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曉得在現前這個生活環境當中,我們應該要如何來修學,找一個理想的修行環境。「遠眾近靜處」,居住的環境要安靜。


 


「端坐正思惟」,此地這個「端坐」,我們不要把它看呆了。祖師大德教我們修行,我們以為一天到晚就坐在那裏,你要這樣看,就死在句下。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裏面跟我們講坐禪,並沒有真的叫我們在打坐。什麼叫坐呢?「坐」是取不動的意思。我們人坐著很穩重,不動;心不動叫坐,不是講身,是講心;在五欲六塵當中不動心,這個叫坐。什麼叫禪呢?禪是不著相。外不著相,叫作禪;內不動心,叫作坐。「坐禪」是這個意思。假如搞錯了,弄一個蒲團在那裏打坐,祖師一看,搖頭——你把我的意思全錯會了。所以《華嚴經》的鬻香長者,是專門修禪的。他在什麼地方修呢?在市場修。每天哪個地方熱鬧,就到哪兒去逛。經上講他在市場坐禪;他不是坐,他在那裏逛,他在那裏欣賞,他樣樣都看,那是修行。看是什麼呢?樣樣都清楚,樣樣都不執著;他不著相,樣樣都看的明瞭,但他沒有起心動念,這叫坐禪。所以諸位要懂得「端坐」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因此你的思想見解當然正確,這叫正思惟。


 


「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軟。」真正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觀察自己的身心,觀察自己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注意這些與佛的教誨相應不相應:若相應,我們身心在道上;不相應,我們就離開道了,修行是常常在這上用功夫。「口勿說他短」,少去批評人,少說是非,少說長短,這個很重要。身、口、意三業,口業是最容易犯的。不管有心,或者無意,都是過失,都造成了障礙。這個障礙,有的時候障礙自己的道業,有的時候還障礙大眾的修學,那個罪業就更深了。「結舌少論量」,「論」是議論;「量」是度量,就是衡量的意思;用現在的話,就是批評。少發議論,少去批評。「默然心柔軟」,「默然」是清淨的樣子,心非常清淨;「柔軟」就是慈悲。清淨慈悲,是從這兒生出來的,不是造作、勉強可以得來的;這個要自自然然,清淨慈悲就流露出來了。


 


「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寶,頭陀樂閑靜,對修離懈惰。」「無知」,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大智若愚。這個很難,一個真實無所不知的人,看起來他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功夫,這個就是德行。「聾盲」是比喻,好像是個聾子、瞎子一樣,其實,他什麼都明瞭,樣樣都清楚。「內智懷實寶」,內裏面有真實的智慧,真實的寶藏;佛門講的三寶——覺、正、淨,那就是真實的寶藏,這自性的性德三寶,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顯露,真正的證得。「頭陀」是苦行,在生活上不求享受,一切隨緣,所以日子過得很瀟灑、很自在。喜歡「閑靜」,優閑清淨,這叫真正的享受。「對修離懈惰」,在修持方面懈怠、墮落他都能夠離開了,可見得他永遠是精進不退的。這一節是唐朝時候終南山,我們中國律宗的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所說的。


 


(16)處眾處獨,宜韜宜晦。若啞若聾,如癡如醉。埋光埋名,養智養慧。隨動隨靜,忘內忘外。翠岩禪師


 


我們雖然不參禪,有一些禪機對我們也有啟示,對念佛也有警惕的作用。像這幾句,就是很好的警惕。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這個毛病?「處眾」,是跟大眾相處;「處獨」,是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裏,沒有第二個人的時候。底下就是韜光養晦,要懂得這個道理,決定不能炫燿自己,要知道潛藏——能若不能,智若無智——這樣好;自己的才華不要向外面表露,那是愚癡人作的事情,真正聰明人不會露出來的。下面都是比喻。怎樣才能作到韜光養晦呢?「若啞」,像啞巴不會說話一樣;「若聾」,別人說什麼沒聽見;「如癡如醉」,像一個糊里糊塗的人。「埋光埋名」,「光」就是智慧,表露在外面大智若愚;「名」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知名度,真正修行人不要這個東西,名要一出去了,麻煩就來了。中國有句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豬一肥,人家就要殺它啦!人一出名,那麻煩就來了——嫉妒、障礙、陷害、譭謗都來了。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養智養慧」,要培養自己的真實智慧;這個「智」要靠「養」才能夠得到,不是學,「學」,得不到的啊!要知書讀的再多,聽講再多,這屬於知識,不是智慧,我們必須要把它辨別清楚。知識就是儒家所講的「記問之學」——博學多聞,且記得很多,這樣仍然「不足以為人師」。為什麼呢?不是自己領悟的,都是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不是外來的。智慧從哪里來的呢?從定裏面來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就是清淨心,要養啊!這個是修養。心地清淨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開悟了,那個叫作智慧。諸位要知道了這個事實真相,就曉得為什麼前面教我們韜光養晦,目的是使我們的心定下來,不被外面環境所動。心在境界裏面永遠是清淨,所以「隨動隨靜」,在大眾相處的時候動啊!一個人獨居的時候是靜啊!「忘內忘外」,這個忘是不執著了,內外都不執著,這個心才叫真正的清淨。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內外都忘。內外沒有了,是什麼境界呢?內外是二;內外都沒有了,就是一,《華嚴經》上講的一真法界,就證得了。《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就得到了。修行只要還有內外,就住在十法界裏頭,不是一法界裏;必須在這個境界,才契入一真法界了。


 


(35)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於外,未久必敗。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這一小段是《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所說的,菩薩是念佛已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我們非常好的榜樣。「持戒」在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戒要怎樣持,這裏面講究就太多了。此地雖然說的簡單,但實在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一般所說的定,在念佛法門裏面,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淨宗經論裏面所說的念佛三昧,也是屬於定,這是真實的功夫。由此可知,持戒要會持,如果不會持戒,完全著重在形式上、事相上,與清淨心了無干涉,那就錯了。那一種持戒是修人天福報,是修善而已,所以善跟戒是不相同的,我們學佛首先要把它辨別清楚。


 


譬如十善業道,裏面有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裏面有不妄語,正好是五戒裏面的四種。可是諸位要曉得,五戒和十善,上述四種(殺、盜、淫、妄)名稱雖然相同,意思卻不相同,修持的方法不相同,它的果報也不相同;最大的差別是戒能得定,善不能得定。十善的目的,不是在修定,只是在修福,所以果報是人天福報而已。這個戒怎樣才能得定呢?菩薩在此地一句話就把我們點醒了,要「深潛不露」,可見得戒是戒自己,不是戒別人;常常守住清淨心,這是持戒,這叫道共戒、定共戒。為什麼呢?定裏面一定有戒,戒裏頭不一定有定;道裏面一定有戒,戒裏頭也未必有道。層次往上提升,下面自然都圓滿包括在其中了。這是要我們學的,前面一再提示的合光同塵、韜光養晦,與這裏的深潛不露都是一個意思,這叫作持戒。


 


自己有一點小善小行,唯恐別人不知道,要大肆宣揚,今天所謂是要打知名度,這就是下一句——「若浮於外,未久必敗」,保持不久的。為什麼呢?那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所以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後來一定會敗落,也給世間人恥笑。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許多真正大德大能之人,他在生的時候,一生的際遇不一定順利,也許遭到許多坎坷、陷害,乃至不幸死亡,這是常常有的;可是過了幾十年、幾百年,後人歷史會給他翻案、表揚,後世人對他景仰尊重。這是什麼?他真有德啦!當時被人陷害,後來還會有人來翻案。可是有些人沒有實德,靠著權術欺騙帝王,欺騙眾生,這只能欺騙一時啊!當時在世也許非常炫燿,可是死了以後,後人會批判他。自己在世時,沒有敗落,死了以後還是會敗落;何況不等到死,敗落的人已經不知道有多少!這是教我們一切要學真實,絕不能虛假,虛假是禁不起時間考驗的,這個才叫真正持戒。


 


下面教我們日常生活中修學的態度。「有口若啞」,「口」,若不是很需要說的話,絕對不說,口就沒有過失了。「有耳若聾」,不是正法,決定不聽。「絕群離俗」,這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很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現在人修行若是成就,實在是遠超過古人。現在人怎樣離開群眾呢?在群眾裏面離開群眾,這是上層的功夫,也就是我身跟大眾在一起,心跟大眾完全不一樣,心地清淨無染,這就是「絕群離俗」。現在要用這個功夫,完全是大乘菩薩的境界。「其道乃崇」,「崇」是崇高;道就高了。要向這個標準去追求,要努力向上。


 


(43)從今以後,願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向廚房灶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彭二林就是彭際清居士。他是清朝乾隆時間人,貴族出身,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雖然出身在貴族,但沒有作官,他學佛,在佛法上很有成就,《無量壽經起信論》是他作的,他念佛求生淨土,在《往生傳》上有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記載。


 


這一段話實在講就是「老實念佛」的註解。什麼叫老實?「齋公齋婆」就是老實了,這真正老實。「遯世」就是隱居,古時候許多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沒有出來做事,好像對社會也沒有什麼貢獻,但是歷史上會給他立傳。


 


我最初讀二十五史,是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二十五史裏有隱軼傳,那個時候讀這些東西,心裏非常感慨,也很迷惑——這些人雖然有道德、有學問,對社會國家沒什麼貢獻,他有什麼資格立傳?想不通啊!以後學了佛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對社會、國家貢獻特大。什麼貢獻呢?就是現身說法,與人無爭,於事無求。如果這個世間每一個人都不爭不求,天下就太平了嘛!臺灣在早年社會上選舉好人好事;那個時候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有一天老師興致來了,在黑板上寫了「好人好事」,在「好」事上他圈一圈——好人好(音號)事;這社會上好(音號)事的人多了,就動亂不安啦!所以隱軼傳裏好人不好(音號)事,他不是沒有能力跟人爭,他有能力,但不爭;沒有能力,叫「與人無爭」,那沒有意思。真有能力跟你爭,不爭;有能力求,不求,那才真正叫做不爭不求,那是德,是實德。所以歷史上給他們立傳,很有道理。


 


「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末後一句,我們要知道他真正的用意。彭二林居士度了不少人,在世的時候講經說法,著書立說,度人很多啊!怎麼說「不敢復作度人妄想」呢?諸位把《金剛經》多念幾遍就明瞭了,雖然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度者;他心裏頭從來沒有說是我度了多少眾生,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對了。如果說是我有能力度眾生,那些眾生都被我度了,這個人心就不清淨了,貢高、傲慢習氣就起來了,那就錯了。所以一定要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盡心盡力去作,心裏頭不留一點痕跡,乾乾淨淨。淨宗只准心裏頭留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之外,一切放下,什麼都不留,這就對了。


 


(67)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袁宏道


 


這是袁宏道講的,《淨土聖賢錄》、《居士傳》裏頭有他的傳記。他是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在邊地——《無量壽經》上講的邊地疑城。雖然生在這個地方,但他覺悟得很快,沒有等到五百歲,很快就覺悟了,所以他也有入品之功。


 


「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這幾句話特別適合於當前的時代。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善知識難遇,我們親近誰好呢?哪個是好老師呢?我在講席裏面跟大家介紹的是阿彌陀佛。同修沒有歸依的,就歸依阿彌陀佛,佛是我們的老師,做阿彌陀佛的弟子,決定沒有錯啊!你們將來出去了,別人問:「你歸依哪一個的?」「我歸依阿彌陀佛的。」這就對了,這個要牢牢的記住。家裏面供阿彌陀佛的像,如果有佛堂,佈置一個佛堂;沒有佛堂,也可以請一尊阿彌陀佛的像供養,這是我們的老師。常常想著老師,念著老師——念老師的修行、念老師的功德、念老師的慈悲、念老師度眾生的悲願,這叫念老師啊!所以通常我們講執持名號,這個名號裏面把老師的無量智慧、德能統統包括在其中。一稱名號,阿彌陀佛的德能完全在我們心中顯現出來,這叫真念佛啦!這個念佛就有意義了。


 


古聖先王所有一切的制度儀規都是教化眾生的,真的都是教學。諸位讀《禮記》,仔細去研究祭禮,五禮裏面最重要的是祭禮,祭禮是祭祖先,不是祖先不祭。你看《論語》裏面孔老夫子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這個鬼就是指祖先;「鬼」的意思是歸,表示他已經歸去了,所以是祭祖先。至於祭天地、山川,那是天子、諸侯的事情,不是我們平民百姓的事情;平民百姓只祭祖先。祭祖先的時候,一定要闡明祖先在世時的德行、教誨,要教我們後人常常紀念,依教奉行,所以「祭祀」是屬於教育。可是儀式流傳到後代,只有把形式流下來,真實的內容很少人去宣揚了,更談不上發揚光大,因此,祭祀被人看成為迷信;這也不能錯怪人家,祭祀如果沒有真實的內容,那怎麼不是迷信呢!確實是迷信。佛門裏面祭鬼神的儀規很多,古來大德所作的儀規,裏面都有非常精彩的開示,都用文言文寫的;現在照這個去念,念了也沒人懂。人都不懂了,鬼神怎麼會懂?所以儀規是要的,裏面的開示要用現代白話文來講,冥陽二利;參與祭祀的人聽到開示、教訓,這是上了一堂課啊!我們人得利益,鬼神就得利益。所以說許多經懺、佛事裏面的開示,一定要用我們現代的白話文來說;古人的開示,是舉一個例子而已,不是為我們現代人作的。我們觀察了現前弊病之所在,自己可以採用適當的開導,不必要照著古人的文去念。我們明白這個意思,祭祖先、祭鬼神、祭天地,那就是最好的教育,而且我相信不會有人說這是迷信,人人都會非常歡喜。因為得到真實的受用,祭祀才能夠普遍的發揚光大,這是教學裏頭很重要的一環。至於用「祭祀」,常會令人想到迷信,所以現在用新名詞叫「紀念」。譬如說清明了,舉辦「紀念祖先大會」,大家就來了;我們紀念祖先,不要叫祭祖,人家會說是迷信。在大會裏報告我們祖宗在世的德行,留給我們後世的這些教訓,並加以講解、宣揚,這就很有意義了。所以名稱也要隨著時代改變,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這要作正名的工作。譬如「佛教」,大家一聽到,便認為迷信宗教,所以現在我們用「佛陀教育」,大家看到這個名詞挺新鮮的,便覺得這個不迷信,這樣很容易讓大家接受。


 


「當屏人獨處」,「屏」是屏絕;這個意思是修道人在初學時,環境對我們身心的影響很大,一定要找一個清淨的處所,取一個清淨的環境獨處。「自辦道業」,這是自己用功辦道的一個場所。「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經論」就是我們最好的伴侶。採取經論一定要與自己修學的法門相應,我們的目的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一切經裏面,如果對於往生沒有幫助的,就不採取,這一點非常重要。善導大師所講的叫往生經,凡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就稱為往生經論。假使我們對於其他的經典還有很濃厚的興趣,怎麼辦呢?那就只好等來生來世再往生了,沒法子啦!如果想這一生去的話,說老實話,不管喜歡什麼經論,暫時都要放下,不要耽誤時間,不要去打閑岔,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那些東西喜歡得很,都捨不得放下!還是要告訴你,暫時都放下。什麼時候再提起來呢?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想學什麼都沒問題啊!我們到西方世界再學。這個主意好,諸位可以多想想,不會錯,不會耽誤你。


 


五、忍辱精進‧一心向道


 


(5)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梵網經


 


《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經,中國自古以來,出家人受菩薩戒都用《梵網經菩薩戒》本。《梵網》是一部很大的經,但是傳到中國來,只是將講戒律的心地戒品(上下兩卷)翻成中文,其他的都沒有傳到中國來;所以在中國流傳的《梵網經》就是兩卷,上卷是講心地觀法,下卷是講戒律。


 


經文上告訴一個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人,換一句話說,要學作菩薩,有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能夠代替別人受毀辱。「毀」是譭謗;「辱」是侮辱。你要能夠承受得了,這才叫菩薩。「惡事向自己」,一切的過失自己承當;好事給別人。這一條非常非常重要,他能夠對治我們無始劫以來貪、瞋的弊病。一般人總是好事都歸自己,惡事都推給別人,那是凡夫迷惑顛倒。學菩薩行,就是要破迷開悟,所以跟世間人恰恰相反,要翻過來,叫反邪歸依嘛!當然這是相當不容易做到的,可是既然學佛了,就一定要做,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煉自己。如果不是真正覺悟了,境界現前還是不容易轉過來。尤其現在這個功利社會,爭名奪利,名利到面前了還能夠推讓給別人,一般人看到這個會說:「傻啦!呆啊!」你還要受無謂的毀辱。


 


諸位一定要曉得,毀辱是一時,真的來講這叫消業障。否則的話,你業障怎麼消得了啊?世間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名利到面前,我推給別人,我是不是有損失呢?沒有損失。你念《了凡四訓》就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裏推掉了,過兩天那個地方又來了。來的比丟的還多啊!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世間人哪一個不要?那一個不想求?拼命在追求。怎麼來的呢?佛給我們說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愈肯施,就來得愈多;不是說丟了就沒有了,那是錯誤的觀念。菩薩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所以他肯施,歡喜施,他拼命的布施。他跟我們世間人不一樣,我們世間人把這個事情看錯啦!以為拼命去爭,才能爭得到;爭到的,還是你命裏有的;命裏頭沒有的,給你,你也消受不了啊!


 


(28)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妙葉禪師


 


「宿業」是指過去世,生生世世所造的惡業;這個惡業在現前,我們能夠覺察到的就是習氣,諸位要曉得習氣就是宿業的現行。「深厚」,深跟厚就產生障礙——障礙清淨心、智慧、德能和學習。譬如參禪念佛,最常見的毛病,一個是昏沈,一個是掉舉,那都是宿業深厚。什麼是昏沈呢?一盤腿打坐,就打瞌睡。念佛在止靜的時候,一坐下來,沒念多久,就打瞌睡了。我們在念佛堂裏常常看到的,還有一種,不是昏沈,叫掉舉。一坐下去的時候,心裏頭七上八下,妄念紛飛,不念佛的時候沒有妄念,但這一坐下來,不知道哪來那麼多妄念!這都是宿業深厚的現象。這個很不容易斷。為什麼呢?因為不是這一生的習氣,是生生世世的習氣,哪有那麼容易斷的!雖然不容易斷,但是一定要想方法來克服它,我們的道業才會有進步。所以禪堂跟念佛堂,都有監香的法師,手上拿一個小小的幡,你打瞌睡的時候,他就拿幡在你頭上繞繞碰碰,讓你警覺到,這都是方法。現在,在道場這種機會都很少了,現在講民主自由,講人權,不能干涉別人,所以我們必須自己想辦法警覺自己。如果是昏沈,我們就站起來,或是繞佛走動,或是拜佛,用這個方法來調整自己;如果是掉舉,那就一心念佛,這個時候坐著念是最好了。平常我們妄念很多,念佛也壓不住,這種情形也很多,用什麼方法呢?讀經。若讀經也壓不住,就研究經典,念頭集中在經典裏面,妄念自然就沒有了。所以要自己想方法來對治。「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自己要勉勵自己,認真、努力,要把這個難關克服。


 


(38)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非咬釘嚼鐵,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蕅益大師


 


這八個字:「善友罕逢,惡緣偏盛。」把我們世間的現象,可以說都說盡了。善知識很難遇到啊!偶而遇到了,你也不會喜歡他。為什麼呢?你看他的樣子,聽他說話,都覺得不入耳,那叫真善知識;善知識講話就是苦口良藥,不太受人歡迎。「惡緣」就是時時刻刻會遇到,遇到了你還很歡喜跟他交往,到以後吃虧上當,遭了災難,後悔莫及,那都來不及了。善知識到哪里去求呢?真的不容易了。所以有許多同修來問:「我們在這個時代到哪里去找老師?到那哪去找同參道友?」真正善知識絕不標榜自己,必定謙虛——自己無德無能,不能教人——,那是真善知識;要是拍拍胸膛——我多才多藝,什麼都行——,那未必是善知識。所以善知識找不到了。


 


在過去還有一個方法能夠找到,現在不行了,現在這個方法被人破壞了。是什麼方法呢?找閉關住茅篷的。一個人閉關在山上住茅篷,不肯見人了,這個人一定是善知識,你去找他決定沒錯。他是什麼呢?閉關養道。他的道業已經成就了,成就之後,當然他的大事因緣就是弘法利生,但是沒有人知道他,沒有人來請他。「法」是很尊貴的,要請法;如果不是誠心誠意來請,善知識不會來找你自動說法,一定要很虔誠來禮請的,才能去。這個善知識自己道業成就了,外頭也沒有人知道,那怎麼辦呢?就宣佈閉關、住山。意思就是告訴大家:「我的道業成就了,可以作眾生的老師了,但是沒有人請我,所以閉關、住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修他自己。從前出去參學的人,參訪善知識就專門找這些人,心裏頭有疑惑不能解決的,求他指點、開導。如果你找他,他沒有能力幫你破除疑惑,你就可以把他關房的門打開,然後請他出來,一道去參學,因為他還不夠資格閉關。所以從前閉關不容易。現在為什麼不行了?現在還沒出家就可以閉關了。現在是民主自由社會,講求人權,誰也不能干涉誰,所以什麼人都可以宣佈閉關,什麼人也可以去住山,這個標準就沒有了。現在閉關、住山跟從前不一樣,我們在現前找善知識,還真的不好找了,真的難了。


 


那怎麼辦呢?最好是以佛為師,以經為友。在我沒有學佛之前,我就想到這個事情:「現在的人,好的朋友少,不容易找,古人多;我上有古人,跟古人作朋友。古人也不在了,怎麼跟他作朋友呢?書在,讀他的文章,讀他的詩詞,就是跟他作朋友。」以後學了佛,更歡喜了,佛是大聖人,以佛為師,那是決定靠得住。所以以經為友,這是決定錯不了的。


 


底下:「非咬釘嚼鐵,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這兩句是形容用心之苦。要有剛毅的志氣,獨立不拔的精神,成就自己的道業,絕不能夠同流合污。也就是說在社會上處世、待人、接物,一定要堅守原則,雖然是恒順眾生、隨喜功德;要成就功德,在恒順、隨喜裏,把握自己的原則,不能夠捨棄,這樣才能成就。


 


(54)我未曾見聞,慈悲而行惱,互共相瞋恚,願生阿彌陀。若人如恒河,惡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則生清淨土。諸法無行經


 


「清淨土」就是指的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上偈是阿彌陀,後頭這個清淨土當然是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偈子裏面教訓非常清楚明白,這是佛說的。佛說:我從來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說一個有慈悲心的人還會惱害別人。行菩薩道的人,心都慈悲,有憐憫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善行善願,哪里會障礙、惱害眾生呢?不會的。彼此互相還瞋恚、嫉妒,這樣的人他想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那只是想而已啊!決定去不了的。那要怎樣才能去呢?把這個反過來——「若人如恒河」,這個「恒河」是數量,是指多。什麼東西多呢?「惡口」、「刀杖」,別人加給他的,他統統都能夠忍受,如是皆能忍辱。所以佛經上常講,忍辱如大地;地能忍,你給它香水灑,它接受;再污穢的東西倒地,它也不拒絕,統統能忍。忍辱要像大地一樣,這樣的人心清淨,心淨則土淨,與西方淨土就相應了;這個才是生淨土很重要的條件——清淨心。清淨心從忍辱裏面去修學。


 


(48)當主敬存誠於二六時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及與世人酬酢,唯以忠恕為懷。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印光法師


 


「當主敬存誠於二六時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這是教我們平時自己用功。「主敬」,一切恭敬。「存誠」,我們是以真誠之心、恭敬之心,處世、待人、接物。別人對我刻薄,我對他要誠敬。為什麼呢?我學佛,我要求生西方世界,我不能跟世間人一般知見,這才行。這樣作,我不是處處要吃虧?怕什麼!不肯吃虧,西方世界就去不了啦!這個世間我們一定要放下,一定要捨棄,一切都不要計較,以真誠恭敬心來相待,縱然吃虧上當,也歡歡喜喜;遭人家侮辱、譭謗,我們也歡歡喜喜,我們的業障才消掉啊!我們的道業——清淨心——成就了啊!所以虛浮、懈怠、疏忽,這叫大意,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見得到的,修行要沒有這種相。所以一個真正修行人,無論做什麼,必小心謹慎,心很細;粗心大意是怠忽之相,這心是不誠不敬。心果然誠、敬,做事情,處世待人,一定小心謹慎,樣樣都做得很圓滿。所以從日常生活當中能看出,你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誠敬。普賢大願第一句禮敬諸佛,就是主敬存誠的意思。


 


「及與世人酬酢」,「酬酢」是應酬,跟世間人往來。「唯以忠恕為懷」,跟人往來一定要忠信,這就是真誠心的對人。「恕」,是對於一切人的過失,決定不分別、不執著、不掛在心上,這是恕。恕再發展,就是大慈大悲;這個大慈悲心,就是從恕裏頭產生的。不計較一切人的過失,我們這個心量才大,心地才清淨。所以「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我們要想斷惡、修善,這真的是基礎。惡斷不掉,善修不成功。原因在哪里呢?把這一段多念幾遍就知道了,就能發現根源在什麼地方。


 


(31)伊庵權禪師用功甚銳。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麼空過!未知來日工夫如何?師在眾,不與人交一言。蓮池大師


 


「銳」就是精進;就是很勇猛。「至晚」,每一天到晚上的時候。「必流涕」,晚上反省這一天,他會流淚。「曰:『今日又只恁麼空過!未知來日工夫如何?』」一天那麼樣勇猛精進,到晚上反省:我這一天又空過了,明天不曉得功夫怎麼樣?「師在眾,不與人交一言。」從這一句裏我們就能夠觀察到,平常他跟大眾相處,一句話不說;沒有時間跟人打招呼,也沒有時間跟人談那雜心閒話,這是個真正用功的人。古時候寺院叢林當中,老修行都是這個樣子,你見到他、問他,他理都不理你。到寺院誰照顧你呢?知客師。知客師是專門接待客人、信徒的。裏面的清眾,就是真正修行人,是不管事的,他們見人理都不理。時代不一樣了,現代要是這種修行,人家一看——這和尚有什麼了不起,臭架子這麼大。在從前,看到這樣修行的人,無不是從內生起恭敬心;現在這種修行人出現的時候,會被人家瞧不起、侮辱,叫一切眾生造口業。我們現在不可以這樣作法;雖然我們作得對,但是叫眾生造口業,叫他受惡報,這慈悲心沒有了。所以在什麼環境,什麼時代,要用什麼方法,我們要知道。這是蓮池大師寫的,明朝時候可以,五百年之後的今天不可以。時代變了!所以今天修行見到人,要笑口常開。


 


(61)聞教便行,奚待更勸?妙葉禪師


 


這在佛法裏屬上上根人;上上根人好度,佛一說,他聽了就明瞭,立刻就照作,沒有憂慮,不遲疑。中等根人就不行了,中等根人雖然聽了,願行還發不起來,還要等人勸;這一勸呢,想想不錯,才要幹。下等根性的人勸了也不相信,下等根人是拿證據來,親眼看到了,才會相信。所以佛講經說法叫三轉法輪,就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說法,度上根人;第二個階段勸勉;第三個階段叫作證,確確實實把證據顯示給大家看。這事遇到佛,行啊!佛有能力,能夠把六道變現在眼前讓大家自己看見;像韋提希夫人,釋迦牟尼佛能把十方諸佛國土現在她面前讓她看,這是證據——作證。


 


現在佛不在世了,哪里去作證呢?佛雖不在世,說實在話,作證的人還真不少,只要你肯留意,你就會發現。倓虛老法師有一個小冊子——念佛論,這是他在香港給大眾講的開示,大光法師(他的學生)筆記節錄的。他在最後說了幾樁公案,那就是證明。第一個他舉出哈爾濱極樂寺傳戒時候,有一個修無師,是個不識字的出家人;在家的時候,他是作泥水匠的,生活很清苦,後來出家了。出家在寺廟裏作粗活,他什麼也不懂,就念一句阿彌陀佛。極樂寺傳戒的時候,他到戒壇來幫忙,沒有幾天他就向住持老和尚告假。老和尚是倓虛法師,有修養,也不怪他。當家師定西法師就沒有老和尚那個修養,就責怪他:「戒期五十三天,要幫忙就幫到底,來了十幾天就要走,這成什麼話!」


 


他就告訴定西法師:「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老和尚一聽愣住了,這個是大事,不是普通事。


 


老和尚說:「你到底幾時走啊?」


 


他說:「不超過十天。」


 


他有預感,請求老和尚給他安排一個房間,準備兩百斤柴火火化;這個當家師同意給他辦。


 


他到第二天,就去找老和尚,他說:「老和尚!我今天就走了。」


 


大家匆匆忙忙趕緊給他準備,在後面柴房裏臨時騰一個房子,搭一個床鋪;他是坐著走的,還有一些人念佛送他往生。這些送他的人都說:「修無師!你今天往生,這個因緣很難得,從前往生的人都作幾首偈、幾首詩,留給我們作紀念,你也應該作幾首詩留給我們作紀念嘛!」


 


修無師說:「我是個苦惱人,沒念過書,也不認識字,我不會作詩,也不會作偈;不過我有一句老實話可以告訴你們:『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就留了這麼一句話。大家念阿彌陀佛,不到一刻鐘(十五分鐘),他就走了。火化的時候,一點異味都沒有。以後諦閑老和尚到那裏去,對他都非常讚歎。這個是出家修行人的好榜樣,走得這麼自在。所以哈爾濱極樂寺我念念不忘,我想到那個寺裏去看看他往生的地方。


 


另外他舉了青島湛山寺在家的一個女居士,也了不起,也是預知時至,都是打坐走的。這位女居士生前可以說沒有人瞧得起,她的先生是拉黃包車的,你說家境多苦。一家四口,一天不去拉車,夫妻和兩個小孩,就沒有生活費。她參加湛山寺每一個星期共修的念佛會,她是在廚房裏面洗碗、洗碟子,都作這一些粗活;沒有人知道她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真正了不起啊!


 


另外一位鄭錫賓居士,是做生意的人,讀過書;後來聽諦閑法師講經之後,就發心生意不做了,學講《彌陀經》。他到處去講經,勸人念佛,家裏人非常反對。家裏人說事業都丟了,不幹了,搞這個,被佛教迷了。往生的那個時候,他也是講經,經講完了,他跟幾位老朋友說:「我要走了,請你們幫我租一間房子。」


 


他朋友就奇怪:「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


 


他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死在別的地方不方便,給我租個房子。」


 


他朋友一聽:「你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


 


他說:「真的。」


 


「那沒關係,到我家去,我不忌諱。」


 


這朋友就邀他到家裏去了。幾個好朋友在一起,也是收拾一個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他床上盤腿一打坐,這些老朋友也講:「你這樣走,得給我們留個紀念。」


 


他說:「不必了,你看我這個樣子,這就是很好的紀念。」


 


也是念佛不到十五分鐘就走了。以後他的弟弟來給他辦後事,看到他這個樣子,才知道從前錯怪了他。從此弟弟也念佛,也認真幹了;三年以後,弟弟也往生了。這個叫現身說法,這就是真正的證據啊!我們在臺灣這些年來,也有很多念佛往生的。大概是一九六八年,台南將軍鄉,有位老太太,她念佛三年,站著走的啊!那坐著走的,太多太多了。這些都是證據,你們看到了、聽到了,這不能不相信,所以還用得著勸嗎?不要等人勸,這些人就是真正聰明人,真的把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曉得世間都是假的,都是障礙,都是搞六道輪迴的。


 


(62)惟名聞利養,甜愛軟賊,及瞋心瞋火,雖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當深加精進,以攘卻之!妙葉禪師


 


前面一句是講貪愛,後面一句是講瞋恨。人只要有這兩個毒在心裏頭,諸佛如來都沒有辦法救護;雖然慈悲,也救不了,幫不上忙啊!「行者當深加精進,以攘卻之!」我們自己要救自己,要精進不懈,要把貪、瞋、癡三毒從內心拔除,我們道業才會成就;而世間人講的福報才會現前。本來人人都有福報,那福報為什麼不來呢?有障礙。什麼障礙呢?貪、瞋、癡、慢,這些煩惱是障礙;一切障礙裏面最大的,就是貪、瞋、癡三毒。心裏頭有了三毒,事情就麻煩了,所以一定要把毒害拔除。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警惕,名利不是好東西,決定要捨棄;名聞利養、貪瞋嫉妒都要捨棄;這些東西說實在話,它害不了別人,害的是自己。怎樣對治?在一切方法裏面,最好的方法是老實念佛,這些念頭一起來的時候,我們立刻提起佛號,把念頭轉到阿彌陀佛上去,這些事情自自然然就淡薄了。要緊的是精進,精進就是一定要求進步,一年比一年淡,一個月比一個月淡,到確確實實看到順、逆境界若無其事的時候,自己就有把握往生了。我們看到這些往生的人,預知時至,很自在走的,他是真正放下了,沒有別的啊!我們跟他們比,比不上的是我們沒放下,這裏還有留戀,那裏還有一點捨不得。這不行啊!人家是真的放下了,所以真放下就有感應。可見得西方極樂世界,要想真正去到那個地方的條件,就是把此地一切統統放下;愈早放下,就早一天得自在,得大自在啊!這個大自在怎麼說法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站著去,就站著去;想坐著去,就坐著去,這個就是自在。而沒去之前,在這個世間,一切環境裏面也得自在,順境自在,逆境也自在。自在就是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放不下就得不到,放下就得到了。你要不相信,你試試看,確實是如此。


 


(74)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徹悟禪師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這話我們相信,我們也會同意。「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這我們也知道,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是我們往往疏忽了、大意了,我們把光陰都浪費掉,這真正可惜。所以我們聽聽念佛機,就很慚愧,它一分一秒都不空過,我們能夠學成它,那決定往生,所以我勸同修們念佛機應該隨身帶。現在人都挺時髦的,掛個耳機,隨身聽,而我們聽阿彌陀佛。


 


「一念淨即佛界緣起」,阿彌陀佛是淨念。「一念染即九界生因」,起一個妄念,動了貪、瞋、癡,就是九法界的業因。我們一天到晚不曉得造多少業因,那一個緣強,業因就先受報。我們十法界的業因都具足,我們要把阿彌陀佛這一個種子特別加強,在這個緣上加強,這個因就先受報,先結果,就到極樂世界去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原理就是這樣,我們不能不知道。「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十法界的種子。「可不珍重乎?」這是教我們起心動念要珍重,曉得這一念頭後來有結果的——善念有善果,惡念有惡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這是教我們必須要把握光陰,抓緊機會;世俗也常說「機不可失」,機會失掉之後,再想得到,不容易。以這一個道理來看,我們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這是機緣;如果失去的話,就不曉得那一生、那一劫才再遇到,這是實實在在的話。「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我們的精力要用得正當,用得有意義、有價值,不可以浪費掉。「則念念執持佛名」,這執持名號是一切功德裏面第一功德,一切殊勝裏面無比的殊勝,我們要把精神用在執持名號上。「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念念相續就是光陰沒有虛度。佛號失掉了,不管你搞什麼,光陰都是虛度了;唯獨這一句佛號,光陰絕不虛度。


 


(77)蓮華種子,榮悴由人。時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


 


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明白,十方世界的眾生,真正發心念佛求生淨土,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長出一朵蓮苞,這個蓮苞還有念佛人自己的名字,絕對不會錯的。要是心清淨,心地真誠,念佛懇切,功夫不斷,這朵蓮花愈長愈大,光色是一天比一天好啊!將來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是拿這一朵蓮花來接引,你就蓮花化身。如果念佛念了一陣子退心了;想想禪不錯,參禪去吧!密也不錯,念咒去吧!搞神通去吧!不念佛了,這一朵花慢慢就枯掉了,就沒有了。極樂世界其他的東西都是萬古常春,只有蓮花池的蓮花看到有生有滅,其他是不生不滅的。極樂世界蓮花開的不少,枯的也很多——念佛人半路退心了,蓮花就沒有了。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事情是真實不虛,你就曉得古德講,咱們這個世界「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我們自己能帶得去的,我們到這個世界來,什麼也沒帶來;將來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力支配我們六道輪迴。我們今天不造六道業,專造淨業,念阿彌陀佛是淨業;這個業成熟了,六道裏頭沒有這個果報,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自自然然就往生了,何況阿彌陀佛有接引往生的願。所以凡是去往生的人,不要打妄想:西方世界在哪里?我會不會把方向搞錯?很多人有這個懷疑,說西方那麼大,極樂世界到底是那個星球?搞錯了不是完了嗎?這個不要操心,到時候阿彌陀佛來帶你去。這個好啊!不用自己操一點心,不須要認識路,這個多自在。所以我們儘管放心,阿彌陀佛的願,願願真實,決定不虛,這是真的時不相待,要珍重!珍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