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21, 2022

受戒有什麼利益 (星雲大師)(網路轉貼)

 




【星雲大師全集115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1 

來源 :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23768

受戒有什麼利益 3-1

 

文/星雲大師

 

你們發心來山求受大戒,應該知道求戒有經過的歷程,好比我們外出旅行,從高雄出發到北部去,途中要經過台中、台北一樣,平常我們做事也有做事的程序, 而我們邁向佛道也有它的歷程,那麼,戒門的歷程是什麼呢?我分三點來說明:

 

一、從發心求戒到發心受戒

 

當你們出家的那一天開始,就一直在想著要求戒。求戒在台灣很容易,今天出家,明天就可以受戒。而在大陸上出家很難,受戒更難。

 

在大陸上,你要求戒,師父不讓你去,因為受了戒之後,就是住持佛法的佛門龍象,不必再受到種種的限制,可以到各寺院去參學。所以要求戒的人,非得要在常住服務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八載不可,身心經過考驗,確定思想正確,道心堅定後才能送去受戒。

 

佛世的時候,一個出家人要成為真正的沙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考驗,才能確定是否攝受此人。古代的人要出家,還要經過嚴格的考試,但是,很多人還是不辭辛勤,希望求得戒法,成為出家人。為什麼呢?因為皇家貴族的寶冠,也不及出家人的袈裟寶貴。所以,大家發心要求受大戒。由於審核很嚴峻,因此,一個新戒進了戒場,在他出家的常住,一切的學佛行儀、五堂功課、佛門規矩都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再經過戒期的陶冶,就能成為人天師範的出家人。現在你們都已發心來求戒,並且已進入戒場在受戒,大家也許覺得沒有什麼,現在我就把大陸上受戒報到的情況說給你們聽:

 

 

 

打消我執 去除習氣

 

戒子們到了報到的戒場,戒堂很大,戒師們坐成一排,大家站在門外等待,等候戒師一個一個叫入。進入之後,面對著冷峻的戒師們,心裡已經害怕幾分。第一位引禮師父就問了:

 

「你來本常住受戒是自己發心來的,還是師父叫你來的?」

 

「引禮師父慈悲!是弟子自己發心來受戒的。」

 

話沒說完,頭上一把楊柳枝,如雨點般的打過來,夾著一頓喝斥:

 

「大膽!師父沒有叫你來,自己自作主張就來受戒!」

 

到了第二位引禮師父那裡,同樣的問話,剛才說自己發心來,討了一頓打,這次要學乖小心:「引禮師父慈悲!是師父叫我來的。」

 

自以為答得很好,又是一頓打:「糊塗!假如師父不叫你來受戒,自己就不知道發心嗎?」

 

兩次被打,都很有道理。第三位引禮師父又同樣的問,這次要回答得圓融:「引禮師父慈悲!是師父叫我來受戒,弟子自己也發心來受戒。」

 

自以為萬無一失,還是被打:「你調皮!哪兒學來的油腔滑調!」

 

到了第二關,引禮師父又問:「你來受戒,過去有沒有殺過生?」心想,來受戒,怎麼敢說殺生?「弟子沒有殺過生。」引禮師父瞪眼:「你在家的時候,蚊子沒有打死過嗎?螞蟻沒有踩死過嗎?妄語啊!」又是一頓楊柳枝。到了第二位引禮法師那裡,同樣的問話:「你殺過生嗎?」剛才答沒殺生,遭了一頓打,這回趕快說:「引禮師父慈悲!弟子殺過生。」「唉呀!罪過!」楊柳枝迎面打來。到了第三位引禮師父那裡,還是一樣的問,心中一想,這樣也打,那樣也打,於是回答說:「師父慈悲!你要打就打吧!」

 

在戒場裡,有理也打,無理也打,把舊觀念、惡習氣打掉,把我們根深柢固的我執打消,把我們自以為正確合理的法執徹底拔掉。過去我們自以為學了不少道理,甚至擇善固執,據理力爭。

 

 

 

佛法為重 接受教導

 

在佛法看來,這都是一種執著,在戒期中,這一切統統無理。要以無理來對待有理,能夠在無理之下屈服、低頭,就能改頭換面,新的人生觀才能建立。

 

受戒期間,不是打就是罵,一點情理也沒有,引禮師父個個如狼似虎,過去是朋友、同學,現在卻很嚴厲的對待你們。要知道平時講感情,以情為重;戒期中以無情度有情,以佛法為重。能夠在無情中接受教導,就能夠成長,將來才堪賦予大任,弘法利生。戒場就好像大冶洪爐,不管過去是破銅爛鐵也好,經過大冶洪爐的冶煉,將會有新的面孔出現。而你們大家都已發心來受戒,進入這具洪爐之中,大家在志願上、心性上、精神上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不可以漫不經心,才能求得上品上戒。

 

你們發心來求戒、受戒,究竟受的是什麼戒?在家的時候受過三皈、五戒,出家則要受三壇大戒。初壇正授要受沙彌、沙彌尼戒;二壇正授要受比丘、比丘尼戒;三壇正授要受菩薩戒。關於受戒的內容,你們羯磨和尚、教授和尚每天都在教導你們,我不再贅述。我要告訴你們的是,你們已經發了心來求戒,接著要發大精進心來受戒,在短短一個月之中,好好接受戒師們的教誨,才能霑益戒品。(待續)

 

 

 

 

星雲大師全集115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1 


受戒有什麼利益 3-2


文/星雲大師 


 

二、從發心受戒到發心學戒 剛剛說要受戒不容易,而受了戒要真正學好更不簡單。 比方,你們走路走了幾十年,路還是走不好;吃飯吃了幾十年,還不知如何舉箸;天天在穿衣服,還是穿得不如法;天天在睡覺,有時還睡不好。 圖/ 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佛光山萬佛三壇大戒戒會

 

時間: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一日

 

地點:佛光山

 

 

 

二、從發心受戒到發心學戒

 

剛剛說要受戒不容易,而受了戒要真正學好更不簡單。

 

比方,你們走路走了幾十年,路還是走不好;吃飯吃了幾十年,還不知如何舉箸;天天在穿衣服,還是穿得不如法;天天在睡覺,有時還睡不好。

 

社會上的人學手藝,要三年五年的苦學,才能技藝超群;男眾去當兵,也要經過幾年嚴格的訓練;而你們在一個月當中,就能把戒法學好嗎?

 

戒有戒相、戒體。單單戒相就有幾百條、幾千條、幾萬條之多,並且有輕重的差別。

 

它的意義你們都已經了解了嗎?戒的精神你們都能把握住嗎?即使是形式的、外表的戒條規定,你們都能做到嗎?

 

 

 

用心學戒 深入內化

 

況且,如果僅僅從戒的外表、形式、名相去了解仍然不夠,主要的還要把握戒體的精神,把它融注在生活之中。

 

有人批評出家人說:「出家人裝模作樣,沒有出家人的真實內容,外表卻裝成一副僧樣、僧相!」為什麼有人會這樣批評我們呢?這是因為很多出家人雖然受了戒,但是不能契入戒體,使戒能從內心的莊嚴,而自然流露於外表言行,所以讓人有一種只是受過戒律表面的訓練的感覺。

 

這個意思是告訴你們:學戒不只是穿衣、走路、睡覺,學戒最主要的是將身心、血液灌注戒的精神,從身心血液之中,表現出出家人的修持,這時身心已和戒條融和為一,而不只是刻板的墨守戒規。

 

那麼,大家要如何來學戒呢?要注意下面幾點才能把戒學好:

 

 

 

常懷感恩 發大願心

 

(一)進出佛堂戒場,對佛像、引禮師父,要從內心深處生起恭敬心,佛法在恭敬中求,沒有恭敬心如何能學好戒呢?何況佛菩薩是你們慧命所依止的父母,而引禮師父是引導你們求得戒法的善知識,怎麼可以不尊敬呢?

 

(二)當你們在聽戒、拜佛懺摩的時候,要發大慚愧心、大懺悔心。在慈悲的佛菩薩面前,痛切至誠,發露懺悔自己久遠以來所造的種種罪業,在內心深處真正的改過自新,甚至痛哭流涕,以懺悔的淚水,來洗淨你們的往愆。這樣才能和戒的邊緣相應。

 

(三)你們在吃飯養息,進堂會客,看到人來客去的時候,要懷著感恩的心,發下大悲大願心。要想一切大眾成就我,我要如何來報答?出生時仰賴父母衣食養育,及學時蒙受師長教育提攜,生活所需依靠社會供給;出家之後,更承受龍天護持,施主供養;自己何功何德,受益如此?能不感恩報答一切眾生嗎?自己上不能報父母,下不能報眾生,面對十方三寶,無量大眾,如果不能發下大悲心、大願力,好好學習戒法,真是信施難消呀!

 

 

 

融入身心 與戒相應

 

(四)你們在此聽戒,戒律的字面意義很淺,叫你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不是很容易了解嗎?有什麼用呢?做不到啊!道宣律師同一種戒本聽了十次以上。你們學戒也要有耐煩心,耐著性子,不厭其煩的去聽戒,彷彿醍醐灌頂一般,流入你的身心,自然表現於你的舉止言行。

 

各位不要以為受戒只有一個月,只要學戒一個月就可以了。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戒在我們的生命中,將生生世世的延續下去,學戒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你們的身心要常常和戒體相應,如果沒有恭敬心、大慚愧心、大懺悔心、感恩心、大悲心、大願心、忍耐心,就不能和戒體相應。

 

戒子手冊附錄,就是給你們各位出了戒場之後,將來深入經藏,對戒律繼續做進一步的研究,大家受了戒回去,還要不懈怠,繼續學戒。(待續)

 

 

 

 

 


摘自星雲大師《星雲說偈》 

 

 


 

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心;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同。  ─《景德傳燈錄》 


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心;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同。 

 

─《景德傳燈錄》

 

身與心,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兩個最重要根本。有了這個身體是好?是壞?這個身體是真?是假?佛教說「身為苦聚」,老子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人的一切痛苦,可說都是由身而來的。

 

比方說,身體會有疾病、飢寒、疲倦等痛苦,人常常因此而做了身體的奴隸,為了要保養這個身體,要辛苦給身體吃飯,給身體穿衣,每天拖著身體這一個臭皮囊東奔西跑,甚至忙到最後,這個身體也不屬於我的。

 

人百年之後,所有的眼耳鼻舌身都壞了,再也不聽使喚,可見身體不是我的,是帶不走的。

 

「見身無實是佛身」,學道的人要能看清色身的無常,有身是假,身是無常,明白身是苦聚,身如芭蕉,身如陽燄,終究是不實在的。認識了色身無常,就能體會還有一個法身,那就是佛身了,這是沒有生死的,不像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有生滅好壞。

 

「了心如幻是佛心」,人除了為身體辛苦以外,為了我們的這一顆心,也是諸多的辛苦。

 

為了心的妄想,為了心的煩惱,為了心的貪瞋愚痴,真是忙得團團轉。然而,只要看清心是妄想的,心是虛幻的,心是顛倒夢想、不實在的,就能找到無住的真心,那就是佛心。

 

「了得身心本性空」,我們一旦認識了身心的本性是空,就能夠像虛空一樣擁有萬物,心空了才能及第而歸,就能「斯人與佛何殊同」,與佛沒有不同了。

 

我們能正確的認識身心,就可以安頓身心,漸漸便能契入佛心,與佛相應。

 

──摘自星雲大師《星雲說偈》

 

【星雲大師全集115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1 受戒有什麼利益 3-3

文/星雲大師 

 

三、從發心學戒到發心持戒

受戒不容易,要學好戒不簡單,而要持戒不違犯就更困難了。受戒的人很多,但是要持戒的人就少了。

你們來此受戒,不是得到比丘、比丘尼的名義,而是在戒法中得到安住身心的力量,這就必須要持戒,不持戒就沒有力量。

你們想要持好戒律,戒期完了,年輕的人要發心讀書參學,年紀大的人要發心修行,千萬不能以為一受完戒,出家人就完成了,就忙著收徒弟、收徒孫,或急著當住持、住寺廟。根據佛法規定,受戒五年之後,才可以建廟參禪,哪裡可以一受完戒就收徒眾呢?受完戒之後的要務是:小心謹慎持戒不犯,完成出家人必備的種種條件。必要的時候,甚至寧可為持戒而犧牲生命,也不願意犯戒而苟且貪生。



一心護戒 不受誘惑

律典記載:有一位沙彌出外去托
,來到一位信眾的家門口,應門的是位父母都外出的少女,這少女看到法相莊嚴的沙彌,又是一位有修行的僧侶,愛慕之意油然而生。於是用計誘騙沙彌,把沙彌軟禁起來,企圖以甜言蜜語來打動沙彌的道心。

沙彌心想:「我離開了父母,是為了學佛普度眾生,想不到業障現前,卻被關在這裡,我寧可以身殉道,也不能毀了戒體。」於是趁著少女去拿食物的時候,自殺而死。小沙彌為了護戒,連生命都可以拋棄不顧,肉體雖然殞滅了,但是卻得到了戒體。

你們大家受過戒以後,將來種種業障引誘、殺盜淫妄現前的時候,應該如何去應付?譬如美色當前,溫香軟玉抱滿懷的時候,你要如何去護持戒法?你可以做這種觀想:「我何許人也,我是大聖佛陀的弟子,我是人天的師範,怎麼可以輕易就破壞辛苦求來的大戒!」把一切的引誘當作障道的魔王、陰險的敵人,起一種汙穢觀、恐懼感,這就不會沉迷其中。



道心堅定 精勤持戒

一個出家人要保持住比丘、比丘尼的身分,本身要具備堅強的力量,要護戒不犯如護眼中珠,必要時寧可拋棄色身,也不可捨去戒法。

有些人出了家、受了戒,不久就還俗了,甚至還有在佛門中肆無忌憚,胡作非為的,像這種沒有慚愧、廉恥的行為,怎麼可以成為一個出家人?怎麼堪稱為人天師範的比丘、比丘尼呢?

你們大家受了戒以後,對佛法要起堅定的信仰,對三寶要起恭敬心,對世間要興起慈心悲願,對戒律要奉持謹嚴。否則,雖然受了戒,還是不能霑受法益,對自己本身的修道仍然不能完成,只是徒具僧相的出家人而已。

對於戒的歷程,你們已經從求戒到受戒,並且進一步從受戒到學戒,你們將來學戒完成回去之後,更要精勤持戒,使自己和戒體合而為一,成為名實相符的出家人。大家今後要努力於戒律的奉持!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