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13, 2014

病苦是助道因緣(轉貼)




病苦是助道因緣       


 鞭鼓生

    

印祖云:「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奔馳于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于得意烜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
    

有人說,我覺得人生挺好的,不覺得有什麼苦的啊!
    
真的嗎?你不覺人生有什麼苦嗎?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只要生而為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這些基本苦痛。十月胎獄,呱呱墜地之生苦,人多不復記憶。而老苦、病苦、死苦,其實也正在我們週遭或本身上演著,尤其三苦交會時,啊!真是慘不忍睹!再叱吒風雲的人,一遇老病苦時,只有無語問蒼天,英雄氣短地搖頭歎息。


老而病的人,走路是搖搖晃晃,前進不得,又後退不了;全身臟器功能退化,甚至連拿杯水的力量都沒有。有上半身要掛鼻胃管的,有下半身要掛尿袋的,總脫不了頻頻上醫院打針拿藥,活得實在毫無莊嚴可言。


    
「佛祖啊!趕快帶我走吧!我活得好苦啊!」然而,人要辭世也沒那麼容易,就ㄧ口氣也可以拖拖拉拉上一段時間,更何況臨到最後,猶如生龜脫殼的巨痛!再說:「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苦,更是毫不客氣地隨時伸出觸角,在你人生的任何時候,伺候在側,伺機發動。這可怎麼了啊?
    

蓮池大師說:「有形之身,不能無病,此理勢所必然。而無病之時,嬉怡放逸,誰覺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實,人命無常。則悔悟之ㄧ機,而修進之ㄧ助也。」病苦是助道因緣,讓我們看清事實,讓我們預先安頓妥帖,讓我們求往生的心更加懇切,這病緣,豈不是速求出離的苦口良藥?



     



 信禽節雁


: 鞭鼓生
春去秋來的知時鳥─雁,您對它知多少呢?
古人說:「莫烹池上雁,雁行如弟兄。」正是在奉勸世間的饕客,不要烹煮池塘邊休息的雁鴨,因為雁群飛翔時,在空中都做「人」形,斜列而飛,讓彼此就像兄弟般的互相照應。尤其雁中珍品「青頭公」,它具有王者統御的特質,及長者的風範。

當雁群中,有青頭公,那麼它不是領隊,就是居中指揮大局者。萬一有雁鳥不幸被獵人擊中,青頭公一定會奮不顧身地飛回頭,不斷找尋。這種兄弟有難,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義行,即便是人類,也是少有啊!所以我們常用「雁序之情」,來形容兄弟之間應有的倫序。
可見雁鳥不只飛行時排列整齊,它們更有手足情深的悌道實質。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墨客,對雁更是喜愛有加,因為雁鳥十分合群,又守次序,雁足還可以用來傳書。尤其雁鳥的群居生活,非常有人道,因此常常入詩入畫,為文人雅士所稱頌。

雁鳥除了兄弟有義外,它們也是非常守節的貞禽。
公雁與母雁一旦結合成配偶,便永生不離。如果其中一隻死亡或失散了,另一隻失侶的孤雁,便終身不再與他雁配對成偶。並且成為雁奴,擔負起雁群夜宿沙洲的守夜工作,以防人類或其它動物的捕捉。

所以在中國古代的婚禮中,作女婿的必須執雁為贄,是文定時必備的儀物。這就是取義於雁,雖是水禽,夫妻倫份既堅貞又高尚,足以代表女婿的誓約。


在佛家還有雁鳥行菩薩道的典故。
話說從前在印度王舍城內,有一些出家人,依著小乘修行,並吃三淨肉。有一天,一位比丘見一群雁從空中飛翔而過,故意對空中開玩笑說:「今日眾僧食物不足,大菩薩應知,正是以身佈施的時候了。」


這時,忽然有只雁從空中墬地而死。
此事,令比丘們非常訝異,因而覺悟到:「我們真是愚昧啊!竟遵行小乘,這雁鳥行菩薩道,正在給我們教訓。我們應表揚它的美行。」於是比丘們,十分恭敬地將菩薩雁埋了起來,並建塔紀念。中國大陸唐代建有大雁塔、小雁塔,正是以雁的懿德而立名的啊!

想那雁鳥,小小一隻水禽,竟有信、有義,又堅貞仁厚。
萬物之靈的人類,能不深深省思?





       春秋時,齊景公外出打獵,在搜尋獵物之際,爬到了山上,未料竟看見了老虎。下山到了水澤邊,也沒想到又瞧見了蛇。景公悶悶不樂地回到朝廷,並且召見宰相晏子,問晏子說:


      
「唉!今天寡人出去打獵,上到山上看見了老虎,下到水澤地,又看見了蛇,真是所謂的『不吉祥』啊!」
      

晏子回答道:「國家有三種不祥,是不應當有的。
那三種呢?國內有賢才而不知道,這是第一種不祥;知道了卻不任用他,這是第二種不祥。至於第三種不呢,雖然任用了,但是所委任的職位,卻不能讓賢才盡其所長。所謂的不祥,是指像這三種情況啊!今天君王上山看到了老虎,山上原本就是老虎的住所。下到水澤邊看見了蛇,水澤也是蛇的居處。君王你去到了老虎活動的地方,也到了蛇出沒的所在,瞧見了牠們,是理所當然的事,那有什麼不祥啊。」
       

晏子是齊國的賢相,以節儉力行,受重於齊國。有關晏子的種種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以上是晏子對君王的諫說,晏子很有智慧地化解齊景公對不祥的心結,進而指引君王治國召祥的方法。故事內容是那麼地淺顯,存心卻是十分地深遠。
      

想想在君主威權時代,臣子要有多大的道德勇氣,才敢犯顏直諫,因為稍稍不順君耳,便會召來殺身之禍。現今是個民主自由的時代,己少有人因言論不當而遭殺身。然而存心不正的口過,卻是招致不祥後果的主因。
       


蓮池大師在警策法彙中,曾語之諄諄地告誡出家人,三十二條不祥之事。當然條條都是在壓服修行人貪瞋癡的習氣。


其中如:「在佛前、清晨或吃飯時,罵人不祥。」「人以至誠待我,我以巧詐對之,不祥。」「好談他人過失,及隱微事,不祥。」「出言動輒麤重,令人難當受,不祥。」「病中瞋怒服事人,不祥。」「逢水旱等怨恨天地,不祥。」「未語先笑,不祥。」「麤通教理,妄議古人,藐視時人,不祥。」都是列舉由口業引起的不祥。
       
大師又云:「凡有此行為,都將遭到折福、折壽、多招殃的報應,修行人必得戒慎。」啊!古德誨人,無不從因上提撕,吾等當知,在此口過輕發的時代裏,與不惜身家性命,諤諤犯顏直諫的時代,發語者的存心,與因果的酬償,祥與不祥是絕對不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