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11, 2016

戒殺(轉貼)








見僧過
世人有「人不宜見僧過,見僧過得罪」的說法。孔子是聖人,卻慶幸別人知道他的過錯;季路是賢人,也歡喜他人舉發自己行為的缺失。怎麼唯獨僧人怕別人知道他犯過,且不欲聽聞自己的過失呢?其實「不見僧過」是針對白衣學佛人(在家居士)而說的,是佛陀怕在家居士見僧人犯過而起煩惱,妨礙修清淨心而說,並不是給僧人找藉口,讓他肆無忌憚,胡作非為。因此這句話,是白衣學佛人的良藥,但卻是僧人的砒酖。其實這句話也可以套用在我們身上,所謂「不見人過」是對自己說的,不可以拿來要求別人。我們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責全求備,對他人慈悲寬恕,如此才能修自心的清淨、平等與慈悲,這才符合發菩提心的精義。
佛經不可不讀
若人終其一生不讀佛經,就像過寶山而不入;若人雖讀佛經,卻只採用經中精采文句,作為談玄說妙的資材,而不深入義趣,窮通其理,就像入寶山空手而回;若人雖亦討論講演,卻只訓字消文,依文解義,不真心修持,不身體力行經中教訓,就像入寶山,取寶物,卻只把玩之、鑑賞之、懷抱之、袖藏之、終又棄之。因此我們研討佛法,深入經藏,若不能把佛語教戒,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以佛陀的教誨為準繩,那麼讀經學佛又有何益?
布施
龐居士將家財沉入海中,人們不明白他的動機,問他說:「何不把家財布施掉?」龐居士答道:「我多生累劫以來,就是被布施所纏累,所以還是沉海比較好。」凡夫俗子就以龐居士的行徑做為藉口,慳吝而不肯行布施,實不知龐居士此舉是為了要解去住相布施的黏縛,是教我們布施時心無掛礙,而非教人不作布施。六度萬行要以般若為前導,如果能夠三輪空寂,不住布施相,雖終日廣行布施,那又何過咎之有?所以,六祖惠能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戒殺
天地生長各種榖類、水果、蔬菜等珍味以供人食,人類又發揮智巧,以烹、煮、煎、炒、炸、烘、焙,添加各種作料來烹調之,已大可滿足口腹之欲。飛禽走獸和人一樣,同有母子,都有血氣、知覺,能感覺痛癢,一樣的貪生怕死,何苦為了口腹之慾而烹殺動物呢?人常說:「只要心好,何必吃素?」怪哉!殺其身而食其肉,難道不算凶心、狠心、毒心、惡心嗎?這算那門子好心呢?
來生
今生持戒修福,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求生淨土,是人來生大多感得富貴之報,一遇富貴,又多被富貴所迷惑,以致廣造惡業而墮落,這就是俗稱的「三世佛冤」。曾有一位僧人不同意這種說法,蓮池大師就說:「不用等來世,他就親見一名僧人結茅棚於北峰的陰面,清修十年有成,一時善男信女慕名而來,募款建立道場,請他擔任住持,後來他名利薰心,終致沉溺,以前所修的一點功德盡喪,如此現象,眼前多有,何必等來生。」此位僧人問大師說:「誰像您所說的那樣?」大師答:「就是您老兄啊!」這位僧人默默不語。
有些修行人見到富貴顯赫的人,就生起羡慕之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此;另外一些修行人見到富貴人,則生起厭鄙不屑之心。其實兩者都不對,心生羡慕的人,若知富貴人前生就是苦行修福的修行人,又何必羡慕?心生厭鄙不屑的人,若知苦行修福者來生將成為達官貴人,又何必鄙棄?學佛修行若不能了生死,脫輪迴,修行人與富貴人互相更替,就像汲井水的輪桶,互為高下,知道這個道理,怎能不寒心呢?因此修行應及時努力精進,不捨寸陰,求生西方極樂淨土,那來閒功夫羡慕或厭鄙富貴顯赫的人呢?
醉生夢死
世人不外乎貧賤與富貴兩種,貧賤的人從早忙到晚,只為溫飽;富貴的人也是從早忙到晚,只為享受人生。兩者受用雖然不同,瞎忙卻是不二。凡夫從生忙到死,所造諸業無休無止,隨業復生,生而復忙,死生生死,確實如醉如夢,經百千劫,無有了期。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不以此生自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廣覽
看經須周遍廣博,才能融會貫通,不致偏執一邊。佛經有在此處建立,彼處掃蕩者;有在此處掃蕩,彼處建立者。隨時逐機,法無定法,都是為了破眾生的執著而已。假使只看《楞嚴》,見勢至不入圓通(不懂什麼意思?),不廣覽讚揚淨土的各種經典,就會以為念佛法門不足取。只看達摩對梁武帝的開示,只見到功德不在作福,廣修福法未必成功德,而不廣覽六度萬行的各種經典,就會以為「有為福法」可以不必修。譬如讀醫書不廣者,只知治寒用「桂附」,而排斥「芩連」,治虛用「參耆」,而摒除「枳朴」。殊不知芩連、枳朴,對某些病症是不可或缺的藥材,而桂附、參耆,對某些病症卻是大禁忌。因此學醫不徹底,能誤人色身;學佛不通達,則能誤人慧命。就像初學佛者,智慧不開,最好不要研究《六祖壇經》,以免執理廢事,未得其益,反受其害。根鈍之人寧可執有,也不可執空。因此三藏十二部中,釋迦牟尼佛在至少一百多部經典中,要我們深信自己本具成佛的種性,確實有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可度信願具足的念佛人到實有的西方極樂世界。
己事辦方可為人
古大德大徹大悟,參學事畢,還在水邊林下,隱居茅棚,長養聖胎,不惜口頭生?,必等待龍天推荐出山,才願領眾弘法。所以那些隱士,即使無人識貨,或自謙不出山弘法,悠然自得,常居學地,自修鍛鍊,以待法緣成熟,然後乃出。蓮池大師出家時,篤奉此語,銘記心頭,後來因病入山,聞名而來的學者日多,不知不覺形成叢林。可是他始終不敢視所居的寮房為「方丈室」(住持和尚居所),更不敢開大口妄論宗乘,自立宗派,只稱與眾同修,而非領眾行道,只以僧年稍長,互相激勵勸勉而已,只期望諸同修以同參道友相待。今日佛教界,世風日下,不論己事已辦與否,動輒開山立派,獨樹一幟,無怪乎佛教界有言:「只要您敢說,再荒謬也有人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