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11, 2013

佛的十個稱號

佛的十個稱號: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十種稱號 

        佛教傳統認為「佛」有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有時分別作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陀還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種大樂、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等等。
        圓滿成就的佛陀,具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達到至高無上、無與倫比的境界,一切佛都有十種稱號:世尊、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如來」(Tathāgata)則是對佛的總稱,《金剛經》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除了「如來」之外,其它九個名號就代表了佛陀的九種德行[2]

應供(Arahant
        應供又譯做阿羅漢,意為「殺賊」,『賊』是指煩惱,也就是「斷除了貪、嗔、癡一切煩惱」。阿羅漢遠離了一切煩惱(遠離),自輪迴中解脫出來,不再輪迴流轉(破輻),因此,他值得被人供養(應供)。此外,阿羅漢永不再造惡,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無惡密)。
正等正覺(Sammāsambuddho
        又譯做正遍知,由於佛陀是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已的努力,最後領悟了四聖諦,因此被稱為正等正覺。佛陀因多年的修行,累積了足夠的波羅密,最終達到「應知的已知,應修的已修,應斷的已斷」,所以說他是知智圓滿的。
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o
        佛陀具足「明」,即一切智慧圓滿;具足「行」,即大慈悲圓滿。因此,他知道什麼對眾生有益,什麼對眾生無益,並以此引導眾生走向滅苦之道。
善逝(Sugato
        佛教相信,佛陀擁有圓滿、毫無污點的行為(正行),也具備正確的言語方式(正語),並滅盡一切煩惱,不再處於生死流轉,因此稱佛陀為善逝。
世間解(Lokavidū
        佛陀向眾生解釋了「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達到世間滅盡的方法」,這一切都存在於人們的身心之中,人們可以通過修行,以自己的身軀去瞭解它。由於佛陀對此有徹底的瞭解,因此被稱為「世間解」。這裡的世間是指和身心五蘊相關的四聖諦。

無上調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
        佛教相信,佛陀具有透徹眾生性格、習性的能力,因而知道什麼修行方式最適合他們。在佛陀四十五年的教化裡,成功教導了許許多多個性、學習能力都不同的眾生,使他們都證得解脫。因此,佛陀被稱為「無上調御丈夫」。
天人師(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
        天人師又譯作人天導師。佛教相信,佛陀不止是人類的導師,也是天人的導師。在佛教經典裡常常可以見到有關天人向佛陀請益的描述。
佛(Buddho
        佛即「覺者」,也就是了悟真理(聖諦)之人,此外,佛也能教導其他人覺悟。
世尊(Bhagavā) 
        佛教認為,在這世上,佛陀是最殊勝、最無上、最值得受人尊敬的老師,因此,他被稱為世尊,也就是「世人所敬仰的」。

殺盡一切煩惱賊(殺賊)
最勝人天應供養(應供)
破了輪迴之車輻(破輻)
遠離一切諸煩惱(遠離)
無有秘密可行惡(無密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