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01, 2020

淨空法師開示: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人生酬業」

 


淨空法師開示: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人生酬業」

 

【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這一段經文是講修因感果。人生在世,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佛在經典裡面說得非常好,叫「人生酬業」。為什麼來的?是來酬償業報的。過去生中我們造了善因,這一生來享福的,果報,善有善果;如果過去生中造的業是不善,這一生是來受罪的。所以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受再大的苦難,都要知道是自己不善的因所感的,因果是真理,絲毫不爽。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這一生做人一定要修善,為什麼?來生好。這一生在世間很短,人壽命很少能過一百歲的,人生苦短,一定要覺悟。這一生如果是享福,要修善,來生的福報比這一生更殊勝。如果這一生享福而不修善,這個福報享完了,來生就沒福報。如果做得太過分,來生一定到三途,三途苦,三途是地獄、餓鬼、畜生,那些都是人去變的,造作不善就到那裡去了。真正懂得修善積德,來生是人天福報,來生做人比這一生一定殊勝,福報更大。當然最好是成佛,那就是無比的殊勝,沒有比這個更殊勝,永遠擺脫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真苦,可以永遠擺脫,永遠不再玩這個遊戲了。這個遊戲很痛苦,尤其跟一切眾生結的冤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怎麼跟眾生結的冤仇?飲食,你吃眾生肉,這樁事情很可怕。聯合國下面的機構報導的,全球每一年殺害陸地上的、海裡面捕這些魚蝦,一年多少?三千三百多億,嚇死人!我們想起來太可怕了。這些冤親債主會把這個社會整亂,讓我們在世間受罪。一個畜生牠是一條命,牠過去做過人,人做得不好,迷惑顛倒,就變成畜生。我們去吃牠、殺牠,牠有怨恨,牠那個冤魂也不散,也是追逐人類。烹調的時候如果手段很殘酷,讓牠非常痛苦的死去,那個怨恨就非常深。我聽說,我沒見過,聽說有人吃猴腦,我不知道怎麼個吃法。活的,把腦袋蓋打開的時候用調羹去舀,那個猴沒死,活的。牠來生會饒你嗎?你這樣殺牠,牠將來殺你比這個更慘,這個怨恨永遠結下去解不開。單單飲食一道就不知道跟多少眾生結冤仇。   

 

現在的社會婦女墮胎,墮胎是殺自己的兒女,他會饒你嗎?佛告訴我們子女跟父母四種緣分,沒有緣不會到你家來。這四種緣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這四種緣不會到你家來,不可能成為一家人。如果是報恩的,你把他殺掉,墮胎把他殺掉,恩變成仇;如果是報仇來的,你把他殺掉,仇恨上再加仇恨;是來討債的還是還債的,你把他殺掉,債務上面又加了一場殺害的仇,命債。本來是一件財物上的,現在還欠命,你說怎麼得了!這個社會為什麼這麼混亂?災難為什麼會這麼多?報應!不善的業、不善的念頭、不善的心、不善的行為造成的果報,一定要知道。   

 

極樂世界為什麼好?極樂世界沒有這種人,沒有這種念頭,沒有這種行為,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善人。惡人往生,往生時候懺悔,真正懺悔,後不再造,才能往生;如果不懺悔是往生不了的,每天念佛念得再多,他也沒分。真正往生,真正後悔,念佛不多,佛經上講的十聲、一聲都能往生。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五逆十惡的罪,只要懺悔統統能往生,所以極樂世界沒有一個惡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這經上講得很清楚,那個地方是學校,進去之後受教育。阿彌陀佛天天講經,從來沒有中斷,十方諸佛也經常到極樂世界去講經、去教學,所以那個地方是個學校,畢業了就成佛。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往生到極樂世界,第一個好處就是無量壽,極樂世界的人壽命長遠,多長呢?沒法子計算。同居土、方便土往生去的人是無量壽,那個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他在極樂世界學習,境界天天提升,提升到實報土,就變成真正的無量,都在一生成就,一生圓滿。壽命是一切眾生第一德,一定要長壽,你的學習才能圓滿,你度眾生的大願才能夠實現。這部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要好好的去讀,要認真去學習。 《淨土大經科註》第240

 

學佛雜談:「人生酬業」,一切「隨緣」

 

人常執「我」——大家執著身是我,那麼身是什麼?身是隨緣,我們的自性隨這個緣,這個緣在我們來講是業報。我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來的?這是個哲學問題,多少人研究這個問題,答案很多,沒有一個答案是令人滿意。佛說了一句話,把答案說出來,四個字,「人生酬業」。你來幹什麼?你是來酬償業報。你過去生中積的有善德,你這一生到人間來享福;過去生中造的不善,那你到人間來受罪。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業因果報,就是這麼個道理。佛在經教里講得清楚,我們這一世到這個人間來,有個業力牽引著你來投胎,這個業叫「引業」,引導你。

 

六道輪迴,六道你到哪一道投胎,有個力量引導你,這個業叫「引業」。要知道這個業不是外面力量控制,不是的,是你自己。自己到底是哪一種?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你自己的嗜好,你歡喜,「樂欲(yào)不同」,你喜歡什麼,你有什麼慾望,這個東西引導你去投胎。投胎也不是隨便,你看看現在世界上人口這麼多,你到哪一家去投胎?這就講緣分,你跟誰有緣。所以到投胎找到這個父母,你跟他有緣;沒有緣,你看不到他。人那麼多,你就找不到,你找到有緣的。這個緣,佛跟我們說,緣很複雜,佛把它歸納為四大類,有善緣、有惡緣,有討債、有還債,這都是屬於緣。善惡是什麼?報恩、報怨,報恩是善緣,報怨就是惡緣,來報仇;討債是惡緣,還債是善緣,他來還債的,這四種緣。沒有這些緣不會變成一家人,這我們要知道。現在這個世間孝順兒孫少,什麼原因?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一下就明白,不會怨天尤人,為什麼?我們這一生做人,布施恩德少,想占人便宜這個念頭多。想占人便宜,那你跟眾生結的是不善的緣。你對人好,樣樣肯「捨己為人」,你跟人結的是善緣,將來你的兒孫多半都是報恩的、來還債的。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都是想坑別人、騙別人,為了貪圖眼前一點小便宜,把倫理道德全部都拋棄,那你所遇到的緣都不善。這是就我們人怎麼來,來幹什麼的?

 

得人身之後,這一生我們生活狀況不一樣,聰明智慧不一樣,這都不平等。這個業,這也另外一種業力,叫「滿業」,貧富不一樣,壽命長短不一樣,健康狀況不一樣。有人一生很幸福,有人一生很受罪,這叫「滿業」。滿業是過去生中造的善、不善業。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引業是屬於倫理,滿業是屬於道德,這個講得好,把原則給我們講出來。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係,重要!父子的關係、夫婦的關係、兄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君臣的關係,中國人講五倫,關係再多,總不出這五大類。關係要清楚,你就不會亂,社會就有秩序。關係怎麼樣處好?這就是道德。關係是道,五倫是道,父子有親,父慈子孝,那是德,當父親的要慈,做兒女的要孝,這是德。道跟德都是自性裡頭的,永恆不變,它是本。你能在日常生活當中,你都遵循性德,性德在中國古人講的五倫、五常、八德,不多,把這個東西做好之後,你的人生就非常圓滿,稱為什麼?聖人、賢人。來生到哪裡去?來生到天上去,來生到佛國土去,你看多美滿!如果違背道德的話,麻煩大了,來生到哪裡?三惡道去。所以一定要曉得,人的一生時間很短暫,一百年真的是剎那之間。

 

這一生我們做了些什麼?這是很嚴肅的問題。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功德?有沒有善業?要沒有善功,那就是作惡,一轉眼之間到來生,果報自己就清楚。佛法常說,「欲知前世因」,我過去生中造的什麼,這一生所受的就是,果報。「欲知來世果」,來生我會得什麼樣的果報,我這一生所作所為就是。你這一生沒有白過,這一生有價值、有意義,那就是什麼?捨己為人,行善積德。

 

「人生酬業」,一切「隨緣」。

 

——本文內容依據凈空法師相關講座參學編纂

 

人生酬業

 

有一位叫周懋官的老儒生,不知是何方人士,只記得他講著南方口音,在功名場中一直不得志,生活困頓流離。乾隆初年,我還見過這位周先生,看起來就是一位迂腐而拘謹,笨拙且駑鈍的人,可以說是一位食古不化的讀書人。

 

「向文昌帝君訴苦」

 

周先生每次參加考試都不順利,有時因為文字筆劃一些小錯誤而被挑剔,甚至已經通過初試,但因一兩個字而落榜。有時候不是寫錯字,而是被過度地吹毛求疵,例如,題卷上寫「曰」這個字,不小心寫得太狹長了,就被誤認為是「日」字。又例如寫「己」字,偶爾大意筆鋒稍微往上突出,就被誤認為「已」字。

 

因此,周先生內心抑鬱不平,有一天,他寫了一分告狀的牒文,到文昌廟燒文訴苦,牒文大意是說他這一輩子沒幹什麼壞事,為何屢遭挫折?幾天後,他夢見了一位穿著紅色衣服的官吏,將他帶到一座神殿,在殿內桌前有位神明對他說:「你因功名之路坎坷,忽然來此冒犯神明,只會滿腹怨尤,卻不知因果報應的道理。你前輩子也是一名官吏,但你生性狡滑,又喜歡賣弄文采,所以上蒼處罰你,成為一個毫不懂事的書呆子。你前輩子喜歡挑剔人家的公文,雖明知文章內容沒錯,卻巧用詞語來欺壓別人,藉此獲取財物,所以上蒼罰你,這輩子所寫文章,也被挑剔排斥。」

 

「為詐財挑剔公文」

 

接著,神明拿出了一本簿冊指給他看說:

 

「你這個『曰』字,挑剔你的那個閱卷官,前輩子是福建一名叫音德布的駐防官之妻,她是一位年老有貞節的婦人,因為當時福建發函來表彰她的咨文上,誤將『音』寫成了『殷』,翻譯字按通例本就可取諧音,沒有規定一定要用那個字,但是你卻一再退文詰問,致使這位窮困的寡婦用來建貞節坊的錢,還不足夠支應因公文往返所需的路費。

 

又這個『己』字,挑剔你的那個閱卷官,前輩子是一名縣官,因故必須扣除三年零一個月的薪俸。你向他索賄不成,竟然私自竄改處罰公文,將『三』字改成『五』,將『一』字改成『十』。若以五年十個月來算,扣除該知縣所應得之俸享後,還需另案來處分其不法所得。此事後來雖然水落石出,但是由於原公文的錯誤,他平白無故的被停職一年多。

 

這是你自己造業受報,冤仇牽纏,這輩子遇到了,你有何冤屈可說呢?你生平遇到的其他種種不如意,也都是由宿世所造業因而來,不能為你一一詳述,也不可為你事先洩漏。你應該委屈順從,無須多言。如果你還不相信,那麼日後僧人道士也會為難你的,這樣你總可以了悟了吧。」

 

「業報相遇冤什麼」

 

神明話說完,就將他趕出去,周先生突然醒過來,事後想想,但還不能理解夢中所謂「僧人與道士也會為難」的意思。當時他正寄住在一家佛寺,因怕被僧人為難,於是匆忙搬離。

 

雍正乙卯年,他又參加了鄉試,在考場內,在通過初試後,已內定為第十三名舉人,而在複試中有「僧道拜父母」之題,他的論述中則用了「長揖君親」四字,這四字乃引用自唐朝太使令傅奕上疏高祖廢佛奏摺中說到:「出家人不忠不孝,剃髮後拜別君上與雙親,只拱手作揖,而不屈身禮拜」的意思,閱卷官認為他引用不當,而將他剔除舉人之名,這時他才知道神明當時所說「僧人與道士也會為難」的真意。

 

周先生在陳謨家當塾師時,自己陳述這段故事,周先生後半生的事情就不可而知了,我想大概也是窮困不得志,終其一生吧!

 

(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