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13, 2022

中國高僧介紹:紫柏大師

 




中國高僧介紹:紫柏大師


來源 :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2/1/9/n3481116.htm


這個阿師,心直口快,

走遍天下,闤中自在。


這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尊者,在明神宗萬曆卅年(紀元一六零二年)秋,所題的 <自讚詩>。翌年冬天,師(本文專指紫柏尊者,下同)受朝廷官員內鬥株連,橫遭冤獄,感世法衰頹至極,住世無益,竟於牢中無疾坐化!


師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紀元一五四三年),圓寂於神宗萬曆卅一年(紀元一六零三年),世壽六十一歲,僧臘四十一齡。師於二十歲受具足戒,法名真可,字達觀,晚號紫柏,門人敬稱為尊者。父親名沈連,世居江蘇吳縣太湖地遲。祖先原籍江蘇句曲 (今句容縣)。師誕生前一年,母親曾於夢中得一異人授蒂葉的大仙桃一顆;夢醒後,父母俱聞桃香滿室,母氏更因而懷孕。隔年,沈家第二個男嬰出生,即日後的紫柏大師。師五歲前,未曾開口說話。直到某一天,有位行腳僧人,打從沈家門前經過,順手撫摩小男孩的頭頂,並對沈父說:「此兒出家,當為人之天師!」俄頃,該僧人旋即渺無蹤跡,而師隨後竟能開口說話,眾人莫不引以為奇!


根據憨山大師<徑山達觀可禪師塔銘>,知師幼童時期,即表現出「雄猛慷慨激烈」的性格,與宏偉不群的器宇。然而,師雖個性剛烈,終其一生,卻從未仗勢欺人,凌辱弱小!相對地,卻具體反映在個人持身的嚴謹、護國護教的慷慨激切,以及厚愛賢良的忠義赤忱。


明世宗嘉靖卅八年(紀元一五五九年),師十七歲,一如陶潛「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乃有「撫劍獨行遊」之舉,預定隻身行旅至塞上。孰料,師抵蘇州閶門時,於大雨滂沱中,邂逅虎丘山寺的覺明和尚,進而應覺明和尚邀請,至寺內避雨;當晚,師留宿該寺,「聞僧夜誦八十八佛名,心大快悅。」次日一早,師毅然決定依止佛門;先是獻出身上所有的十多兩黃金,請覺明和尚設齋供僧,繼而禮請覺明為剃度師,當下落髮現出家相。不久,師為助成師父覺明法師鑄造萬斤大鐘的宏願,單槍匹馬,逕自前往平湖一巨富門宅前,靜坐化緣;師憑著堅定的意志與滿懷自信的膽識,折服了該戶主人,令彼歡歡喜喜地布施了一萬斤生鐵。師勇於擔當,果斷明快的處事風格,由此可見一斑!事後,師歸虎丘閉門苦讀一年又半載,專心研習佛理。師在虎丘山寺時,曾因無意間在廚房撞見幾個破戒喝酒食葷的僧人,而義憤填膺地斥責彼等:「 出家兒如此,可殺也!”師嫉惡如仇的俠客風骨,於此表露無遺!」


師於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紀元一五六二年)受具足戒,時年二十。受戒之後,師開始作小規模的參方遊學,範圍不出今江蘇、浙江,並喜獲善知識護法,在武塘景德寺掩關三年。師出關後,即辭別覺明法師,為究明大事(明心見性),而「行腳諸方,歷參知識。」師為窮究法相宗(唯識宗)的奧義,不畏長途跋涉之苦,日行二十里至江西天池(今廬山)求法。後朝禮五台山時,師於峭壁空巖處,領受一老修行人「佛法乃不二法門」的無言示教。萬曆元年(紀元一五七三年),師卅一歲,北遊燕京,親自求教達理、遍融等大師。遍融老和尚以「脫了一層還有一層」之機鋒挑逗,師乃明白「一塵不染」的究竟真義!


師於「上求佛法」之際,亦不忘「下化眾生」的本務。師離開北京後,即南下到今浙江嘉興縣的嘉禾郡,目睹當地楞嚴寺荒廢多年,即志切恢復振興。師透過及門弟子道開的得力襄助,與郡太守兄弟的鼎力護持,建造禪堂五楹。落成之日,師刺血為寫楹聯一副:「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苦;如能護念,自省猶益真修。」除了重振楞嚴寺外,師一生總計重興梵剎十五所。此外,師為促使三藏經典更能廣泛流通於民間,倡議重刻大藏經、改梵筴方冊;弟子道開由衷感佩師普度眾生、苦心孤詣的志節,發願傾全副心血,推動方冊藏經的雕印。明神宗萬曆十七年(紀元一五八九年),師等於五台山開版雕刻;四年後,基於天候的考量,轉移到杭州徑山寂照庵從事。在多人歷經類似馬拉松式的接力賽後,終於在清康熙皇帝時,完成該方冊的雕造。


明末四大高僧,除師外,尚有蓮池大師(紀元一五三五年至一六一五年)、憨山大師( 紀元一五四六至一六二三年)與蒲益大師(紀元一五九九至一六五五年)。師與憨山的交情尤其深篤;二師相尚以道,曾有共修明朝《傳燈錄》、復興曹溪禪源、修復隋朝靜琬禪師(發願刻石經)舍利塔及重刻方冊藏經等心願。遺憾的是,憨山大師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紀元一五九五年)被誣繫獄,遠戍廣東雷州,未能共同完成心願。當時師在江西匡山,聞訊即發心誦持《法華經》一百部,祈求佛力庇祐憨山大師,得免於死難。此誠「患難見真情」之絕佳寫照也!


神宗萬曆二十七年左右(紀元一五九九年左右),皇帝為籌措三座宮殿的營造費用,接受佞臣奏議,開徵礦產稅,且交付宦官主其事。此令一下,百弊叢生,民怨沸騰!江西南康太守吳寶秀,因未遵行課稅命令,被宦官彈劾並逮捕下獄,吳妻哀憤至極,竟懸樑自盡!師獲悉此事,慨然歎道:「時事至此,其如世道何!」乃挺身至京師東廠監獄,設法營救良吏吳太守,並囑咐吳誦念<毗捨浮佛偈>的前半偈:「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十萬遍,以解脫牢獄之災!(後半偈是:「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師每以此偈自救救人,解除困厄。礦稅的風波直到萬曆卅三年(紀元一六零五年),才使朝廷決定停征礦產稅,而平息。唯師已杳然入滅兩年矣!(即本文開頭所寫:師受朝廷官員內鬥株連,橫遭冤獄,感世法衰頹至極,住世無益,竟於牢中無疾坐化!)無怪乎師生前曾發出「老憨不歸,則我出世一大負;礦稅不止,則我救世二大負;《傳燈》未續,則我慧命三大負」的悲切心語。


最後,謹引述師晚年以戒嚴身之事例一樁,以見師守護道業的精勤風範!神宗萬曆二十年(紀元一五九二年),師五十歲,住錫北京潭柘寺。按例,師於進食前必先禮佛;一日,有故友遠道來訪,師歡喜不已,競忘了禮佛,就直接陪同友人共進午齋。待師驚覺「違規」時,便對知事僧(監院)說:「今天有人犯戒,現命你痛打他三十棒。如果徇情打輕了,就要加倍打六十棒!」知事僧聞言錯愕不已,不知何人犯戒?有頃,師交付香板給知事僧,隨即自行匍匐於佛前地上,接受三十大板的懲處。經此「重刑」後,師「兩股如墨」,其所受痛楚,自是不言而喻!事畢,師即身示教,懇切告誡大眾:「眾生無始習氣,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苟折情不痛,未易調伏也!」誠然,若無壯士斷腕的決心,又怎能將自家的累劫習染,滌蕩盡淨呢?


憨山大師形容紫柏大師說:「生平雲行鳥飛,一衲無餘,無容足地。」其實,紫柏大師勇猛剛健的大丈夫行徑,與為道殉身在所不惜的烈士俠風,已然在中國佛教史頁上,占有舉足輕重的篇幅!


(文據《高僧行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