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十二歲出家, 至今年農曆二月初一出家八十年,從小沙彌到老和尚, 從孑然一身到弘法五大洲,始終不忘初心,他的一生如偈云: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 平安幸福照五洲。」
縱觀師父「八十年如一日」的弘法生涯,「為了佛教」 的信念支撐他為每一個眾生種下得度的因緣⋯⋯
佛教東傳2,000多年來,加入僧侶弘法隊伍的人眾, 從歷史長河看,其人數亦蔚為壯觀;據我多年觀察, 家師星雲大師對佛教的發心與貢獻,或說他對眾生的慈悲、 以及堅定的道心,使得他在佛教歷史成為明亮之星,卓然鶴立、 與眾不同。因為一般人大部分是想到自己,在「自己」和「大眾」 之間很難取得平衡。佛教常說「自利利他」,既要自利又要利他, 兩方面都要照顧得到,確實是很大的挑戰。縱觀整個佛教史, 可以兩全者渺渺,一般人會選擇先把自己照顧好, 心有餘力再去照顧他人。在這方面,師父比較特別,他的宏願很大, 所以才會發展出人間佛教。
因為俗家有家廟的因緣,我小時候經常在寺院進出, 一直到民國75年(1986)來佛光山讀佛學院, 兩年後追隨師父出家,對於師父的宏大事業深深感動, 同時與佛光山實踐的菩薩道特別相應。至於何謂菩薩道? 如何行菩薩道?這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
年輕時,曾有一度,我一直在思考本山始終處於忙碌中, 到底在做甚麼?對人到底有怎樣的利益? 菩薩道如果沒有清楚的目標與方向,就很容易迷失。 我們看到很多人出家而有所成就,但是也有很多人半路退出了。 其實,師父也鼓勵、讚許與念佛、禪坐相應而有所成就的弟子, 但是佛光山的菩薩道,是在動的環境中,實踐個人的定力道念; 個人的修持、道業,必須要在動中鍛鍊、養成, 這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也是師父的難得之處。
放下個人我見 安然活在眾中
在菩薩道場做一個出家人看起來很平常,實則不易。「活在眾中」 作務、修行,與一個人的修行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個人總是可以想如何就如何,而身在大眾中卻並不如此, 要彼此合作、給人接受。況且,每個人的見識看法都不同, 要放下很多個人的我見,才能安然的活在眾中。
師父出家八十年,對於漢傳佛教,乃至整個世界的佛教的貢獻, 主要體現在人間佛教的推廣和實踐。一般人在接觸人間佛教之前, 會認為修行、念佛、打坐、苦行才是佛教。過去, 我們認為佛教是比較內斂的、保守的, 佛教應該是純粹修行和尋求解脫的,這些都是「印象中」 歷史和社會給予我們的觀念。但是, 師父卻為我們展示了更為開闊的佛教。
很多人可能會說,人間佛教算得了甚麼?但要知道, 在動亂紛雜的二十世紀初期,佛教面臨衰敗乃至被人詬病, 師父後來就構建了人間佛教的藍圖,對傳統佛教造成衝擊, 甚至很難被接受,而事實上卻為人們信仰佛教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對於大部分人的保守,師父的開放性很強, 他老人家的想法不斷挑戰傳統思惟。他認為,要發展佛教, 應該嘗試更多的方法,沒有人界定甚麼是不可以做的。
如此一來,僧信二眾弟子面臨一個問題:師父廣義的、 極具包容開放的人間佛教,定點到底在哪裏?要如何把握? 一般人會產生疑惑,認為人間佛教的生活佛法會跟自己的「 念佛是佛教」、「打坐是佛教」有所衝突,可是, 佛教的修行就該停滯在這裏嗎?念佛、誦經、打坐之後, 該要如何實踐佛法呢?傳統佛教對於服務常住是認同的, 但是當在服務的過程中被工作追著跑的時候,就會產生疑惑和煩惱。 因此,菩薩道需要明確定義「修行」, 在服務大眾和自我修行之間到底該如何抉擇, 才能真正的培養菩提心、堅持菩薩道。
開放尊重包容 推動佛教發展
佛教史上的高僧大德,師父素來推崇玄奘大師、太虛大師, 師父傾向於對人類做出貢獻、影響較大的高僧, 因為他們是人類文明、佛教發展的推動者。可見師父要做的事, 主要希望能夠普及大眾,讓更多人受用,但是, 這並不是當前所有人的選擇。 傳統佛教無法做到師父可以成就的事業,它內在極其矛盾: 沒辦法接受人間佛教的開闊性, 但是又對傳統佛教疲弱的現狀感到惋惜。
從這個角度考量,師父真的是一位特別的大師。觀察近代佛教史, 也有不少前輩們,他們年輕的時候跟師父一樣思考如何改革佛教, 但是,最後他們所做的跟師父卻不一樣。師父認為佛教是大家的, 不是幾個人封閉起來,而是要創造因緣和條件, 讓大家都可以接觸佛教、受益於佛教、並為佛教努力。
談到師父的開放性,單從建築風格上, 我們看到很多寺院都是昏暗的,不只是空間很有限, 就連大殿可以容納的人數也是有限的。 佛光山的建築風格卻截然不同,這是因為師父的心量之寬廣。 這也是基於「給人歡喜」而產生的慈悲和包容, 讓沒有機會接觸佛教的人,最終能夠因為佛教而歡喜。
其實,西方文化跟人間佛教很相應, 人間佛教彰顯了西方文化的開放性,對於不同文化包容、尊重, 顯然傳統佛教的問題,是跟時代的封鎖性有關, 為此造成我們對佛教的認同感存在偏差。
無我為教努力 利他就是自利
今年,師父出家八十年,但是我相信師父並不會太在意所謂的僧臘、 戒臘,因為他強調的始終是「發菩提心」。雖然, 師父給自己的人生劃分不同的階段, 從宜蘭弘法所具有的超前和遠見,到南部開山建佛學院, 他很清楚佛教應該要如何走、走向何方。 這些都建立在他看出佛教的問題,對佛教發展的深切關心, 進而產生要改變現狀的願心。
佛教未來的五十年會如何發展,這很難講, 但是師父為佛光山和人間佛教發展打下了基礎, 也為佛教在世界各地的本土化做出很多努力。值得關注的是, 佛光會也成為佛教發展的重要因素, 人間佛教的模式廣為在家信徒接受。我們如何繼續向前走, 任務依然艱鉅,「為了佛教,發菩提心」是必須要堅持的路。 顯然的,若心中只有「為了自己」,並沒有辦法做到這一切。
縱觀師父「八十年如一日」的弘法生涯,「為了佛教」 的信念支撐他為每一個眾生種下得度的因緣。 在佛經我們常常可以讀到,眾生得度的契機可能是小小的一個因緣, 但對個人卻很重要。很多人一開始也有好因緣, 但是並沒有堅持下去,根本原因就在於「為了自己」 而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無法堅持「無我」。
師父的一生所展現的精神力,清楚的告訴我們: 如果真的了解菩提心,其實做甚麼都可以。說到培養「菩提心」, 曾有不少人討論關於大乘佛教不強調閉關,一直強調利他, 而藏傳佛教強調「閉關」成為菩提心養成的基礎。事實上,了解「 無我」,才可以談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閉關對某些人而言有其必要性,根器不同,行持的方法不同, 其實殊途同歸。
人間佛教一向是自利利他同時進行。自利後再去利他存在一個盲點, 很多阿羅漢證得解脫,斷除了煩惱,成為最有條件證得菩薩的人, 但是因為沒有發菩提心而無法與菩薩道相應,確實很可惜。 另一方面,如果行菩薩道的人在利他的過程中並沒有自利, 也會產生很大的煩惱,因此「自利利他」並行是必要的。師父說「 利他就是自利」,以此來處理二者的關係, 在利他的過程中需要精進提升,把自己忘掉, 最終收穫的其實是自己。
深入大眾苦難 知菩提心可貴
就我個人而言,在接觸人間佛教以及師父的思想後, 越來越能明白為何師父強調「我在眾中」的意涵。 畢竟理念在實踐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理想與現實也會有衝突, 要應對這些衝突,務必要深入到大眾中,接觸大眾、 了解大眾的苦惱,才能懂得並保有菩提心。就如這一次, 花蓮大地震的救災工作不正是發菩提心嗎?當你看到眾生的苦難, 你才能真正理解「菩提心」的可貴。
當然,經典的學習也很重要,用佛教的方向和目標提醒自己不迷失。 忍辱、精進、菩提心、還有不斷的思惟,這數者交互並用, 讓我們不斷堅持著這條道路。在思惟的過程中, 要避免就是行持的缺乏,因此,在工作中要接人待物, 認識不同的人,我們會感覺歡喜,也就是說動靜二者不可偏廢其一。 在動的當下懂得要去的方向,在靜的當下也能歡喜結緣。在「 自利利他」的處理上,並不是刻意的,而是要自然、自在, 該做甚麼就做甚麼。
師父接受的是傳統佛教的教育,但是今天我們看到師父在世界弘法, 準確的抓住了問題所在,才清楚佛教現代化應該怎麼走、怎麼改進。
總結師父的一生,就是「為了佛教,發菩提心」! 這也是吾等佛光人最應效法師父的所在,若只是「為了自己」, 不僅個人障礙重重、煩惱不斷,也無法帶領佛教走出一條發展之路。 可以說,師父一生弘揚的人間佛教是廣闊的,是「發菩提心」 的菩薩道!師父對於我們這些弟子寄予深切的期許, 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