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21, 2017

空心 (摘錄南懷瑾教授講宗鏡錄)



 空心具足八萬門




下面一節是《金剛經》的論,就是叫我們「不住於法」:

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麈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布施義,是大捨義。

布施就是捨,換句話說,就是空掉,心不住法而空掉。經常有人說心空了,你有個空心已經著法了。

這段解釋內布施,布施就是捨,捨就是放下,就是丟,什麼都丟,文字本身解釋得很清楚。「如是」就是這樣。什麼叫空心?如如不動,真達到空就是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空是般若的實相,也就是萬法、一切眾生生命本來的體相,這是空。真達到空性不動,已經當下具備了六度波羅蜜;換言之,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包括在內。「何者」,什麼理由?就是六祖悟道後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一點都沒有,不過「一點都沒有」這話有語病,不是世俗所說的沒有,這個「沒有」,還是形容詞,不是斷見,真達到空的境界;不見一塵,自然無所取。比如在座各位用功做功夫達到空的境界,實際上你那個空是有所取,有個境界存在。真的無所取呢?無所謂布施,無所謂丟掉,也無所謂放下。「是布施義」,這樣才是真正的大布施、捨。所謂大布施,沒有放下,也沒有不放下;沒有空,也沒有不空,在理上,此即謂「當下即是」,那麼,在事上要求證。接下來又引用佛經:

故經云:無可與者,名曰布施。如是則慳施同倫,取捨平等。不歸宗鏡,何以裁之。

這個布施是講有相布施,把金錢、衣物、飲食布施給他人。在佛法大乘道戒律,學佛的人真布施要三輪體空,三輪是施者、受者、所布施之事。佛法的布施,無所謂施者,無所謂受者,也無所施之事,等於小孩子玩沙子泥巴,玩著玩著隨便就把沙子捨掉了,無心的,此即「無緣之慈」、「同體之悲」,這樣才是真布施。如此,就可瞭解「無可與者」,沒有東西布施,也沒有東西可接受,這叫布施。懂了這個以後,就曉得慳吝與市施,都是屬於相對的同等範疇。在中國文化楊朱哲學的一毛不拔,大家耳熱能詳,其思想即是西方文化哲學個人自由主義,絕對個人自由,拔我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同時也不想拔你一毛而利我,這是楊朱哲學的道理。墨子哲學則是: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在所不惜。兩者皆是孟子痛心疾首所反對:「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楊朱之學即是慳,堅守本位,慳吝到極點;拿墨子道理來比,兩者絕對相對,思想、作法都相對,在佛法一念皆空,內外布施、三輪體空的情況下,「慳施同倫,取捨平等」,無所謂取,無所謂布施,施者受者乃至所施之事,都當下體空,沒有事。要想深切瞭解此理,必須歸到《宗鏡錄》這本書,亦即要瞭解心地法門的道理,否則,你所講的道理,都得不到真正的仲裁。接下來引證宋代以前,唐末五代有位禪師一缽和尚的一首歌,歌中提到內布施的事:

如一缽和尚歌云: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

這幾句我建議年輕同學用閩南語、客家語或廣東話來讀,比較接近唐音。「無可把」就是無可把捉,用「把」字,不用「著」,是為了詩歌音韻的押韻。「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是講內布施,當我們一念放下,到達內外皆空的境界。「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也講內布施的道理。

(編案:據《宋高僧傳》<釋自在傳>裏,附帶提到一缽和尚歌。話說前蜀乾德初年,高中令駢持不殺戒二十餘年,後為男婚娶,禮須屠宰,駢初不欲,親戚言「自己持戒,行禮酒筵將何以娛賓也?依違之際,遂多庖割。不數日即得怪病,後為裏衣使者所拘。金甲武士扼腕罵曰:「吾護戒神將也,為汝二十年食寢不遑,豈期忽起殺心,頓虧戒檢?命雖未盡,罪亦頗深,須送冥司懲其故犯。」城隍神問曰:「汝更修何善追贖過尤乎?」駢雖常誦《上生經》,此時卻懵無記憶,恐懼之問自曰:「誦得《三傷頌》一缽和尚歌」,遂合掌向神厲聲而念。神與武士聳耳擎拳立德,顏色漸怡。及念畢,神皆涕淚。乃謂駢曰:「且歸人間,宜切營善。」拜辭未畢,即甦醒過來,透露這段冥間之事。自此《三傷》、一缽之歌頌,為人所傳寫諷誦。自在所著《三傷頌》辭理俱美,而一缽之歌雖較通俗,但激勸憂思,甚為深切。〉

下來又引用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不過最近幾年有一位和尚說,根據他的研究,《證道歌》不是永嘉大師作的,是荷澤禪師作的,我們懶得去批駁他。

又《證道歌》云: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導摩訶般若力。

這個也是講內布施的道理,禪宗這類語句詩歌,大家都很熟練,不多加解釋。

心塵若了入無生

又若不見一塵,則無持無犯。故云『若覓戒三毒,瘡痍幾時差,辱境如龜毛,忍心不可得,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

這是永明壽大師引用另一位禪師的語錄,講持戒的問題。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不是理論上,修持功夫真證到此境,那就無所渭持戒,無所謂犯戒。因為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來無一物」,晝夜都在空的境界上,用不著持戒,當然也沒有犯,所以「無持無犯」。凡夫在還沒有成道以前,貪瞋癡三毒,有如身上的毒瘤,假使證得一念空,就不怕這個東西了。那麼也無所謂忍辱了。有—個心去忍辱已經不是真正忍辱,真正證到空,無所謂辱與忍辱。

「忍心不可得」,忍心是對忍辱的事相來講。碰到一件事,我們心裏非常難受,要拼命忍,這是忍境;忍到把這件事解脫了,這是忍心,一個是心的境界;一個是事的境界,他說忍辱也不可得。

「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真達到空的境界,本來就在精進中。沒有成道以前,精進是為求進步,進步到最後那個空的境界,既然達到空的境界,也就無可進步處,所以說「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不過,這句話要注意,自己沒有到達空的境界而想偷懶,然後拿兩句話念念說,已經到達這個境界,那是自己在造業。

「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真達到了無可得的境界,內心、外境都不起了,無所謂修定,也無所謂散亂。既不散亂,何必修定?修定是因為有散亂心,有三毒煩惱,真到了無散亂心,無煩惱無妄想的境界,何必修定!為什麼呢?因為本來在定中嘛!所以說「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六度都不行而自然到達這個境界的,叫菩薩得無生法忍,「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謂之無生。「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自然而然達到般若境界,這就是大智慧的成就。這是引用經論「心外無法」的道理。







文章來源: 
http://book.bfnn.org/article2/1355.htm
http://book.bfnn.org/books/0234.htm#a08
http://book.bfnn.org/index.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